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介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本刊栏目设置
临床医学论著、基础医学论著/研究、综述与进展、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理论探索、经验交流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投稿须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来稿注意事项:

  1.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逻辑推理正确。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句精炼,语言、用字规范化。临床试验研究类文稿,应说明是否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类文稿须参照CONSORT2010声明严格设计;动物实验研究类文稿,应说明是否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遵循国家有关实验动物保护与使用的准则。来稿接受word或WPS格式,文稿标题力求简明扼要,突出文章主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中文摘要一般为300 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关键词5个~8 个(要求中英文对照)。

  1.2 文稿作者署名,请按贡献大小自行排序,作者署名和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稿件刊用后作者署名和排序原则上不予更改,如有特殊原因,请第一作者提交申请,所有作者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递交编辑部,编辑部会酌情予以考虑。有关稿件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联系。投稿时附第一作者工作或学习单位、邮政编码、E-mail地址。 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及其他课题,请在文稿首页中注明,标注格式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项目”,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获专利证书请注明专利号,并附专利证书复印件。

  1.3文稿中图表力求少而精,表格设计规范化,照片请用计算机扫描后附于文中,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中数据要准确、清晰,同一指标有效数字位数相同;插图应用计算机绘制,不宜过大,图注采用阿拉伯数字,图下按序号说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要求,并以单位符号表示。

  1.4所用名词术语采用国家公布或已通用者为准。中外医学名词使用全称,用英文简称时,在首次出现时应用中英文全称。西药在商品名之后注明化学名。

  1.5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文献为限。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并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请与原文核对准确。日文文献请用日本当用汉字,切勿与简化汉字混淆,文摘、转载、内部刊物及资料请尽可能勿作引用文献。

  1.6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 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2特别说明:

  2.1来稿内容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作者若不允许对文稿作文字修改,或不同意其他报刊转载、摘编,或不同意在各种电子数据库、光盘、网络进行收录、转载、传播、发行等,请在来稿时声明,不声明者视为同意。严禁抄袭侵权,造成不良后果由抄袭者承担全部责任。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通过网上回复或短信通知第一作者,并签署论文授权书。退修稿件请在1个月内修回,超过3个月者按退稿处理。

  2.2本刊只接受未曾发表的稿件,勿一稿多投,待接到退稿通知后,方可自行处理。稿件经本单位有关学术机构审核后,附单位推荐信,说明稿件取材真实,不涉及保密、一稿多投、署名争议等项。通过索医网投稿者,若论文内容属资助项目或获专利证书,请将课题证书及专利证书复印件扫描或拍照后上传或寄至编辑部。本刊编委来稿时请注明。若改投其他刊物应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2.3来稿免收审稿费。来稿刊登后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等数据库。赠送当期刊物2册,并付稿酬(包括以上电子期刊的稿酬)。

  2.4投稿请登录我刊采编平台投稿时请认真填写注册项目,以便即时获取稿件信息。稿费和赠阅杂志均寄给第一作者。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030001;电话:0351-4639124或4032852,E-mail:zxyjhxnxgbzz@vip.163.com。


期刊引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发文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往期文章
  • 磷酸肌酸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及部分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探讨磷酸肌酸钠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等.方法选取112例慢性心力衰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化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超声心动图和6min步行距离、嗜铬粒蛋白A(CgA)、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1%,高于对照组(P......

    作者:冯红兵 刊期: 2013- 03

  • 绝经前后女性左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绝经前后女性左室舒张功能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前后女性受试者123例,其中围绝经期女性61例,绝经早期女性62例.于心尖四腔切面,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获得二尖瓣环附着处左室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峰值速率(Em、Am),计算Em/Am.应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二尖瓣E峰及A峰流速,计算E/A.并计算E/Em.同时检测两组人群性激素水平,进行......

    作者:王玉燕;董瑾莹 刊期: 2012- 07

  • 贝那普利和胺碘酮联合应用维持心房颤动病人窦性心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洛汀新)和胺碘酮联合应用维持心房颤动病人窦性心律的效果,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的检测对预测房颤复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7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在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依是否联合应用洛汀新分为洛汀新组(45例)和非洛汀新组(30例),随访12个月,统计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并于开始研究和12个月后分别检测CRP及BNP水平.结果在随访12个月,洛汀新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效......

    作者:张萍;白如冰;宋晓丽 刊期: 2008- 02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12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除常规原发病治疗外,加美托洛尔12.5mg~25.0mg,3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1袋(9g/袋),3次/日,温开水冲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作者:蔚珍 刊期: 2014- 01

  •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式选择本次观察性研究使用养心氏片的样本人群,随机入组1008例因稳定型心绞痛就诊且被处方养心氏片病人,选择能反映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指标作为有效性指标,如中医单项症状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过去4周内心绞痛发作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生命体征变化、心电图变化情况等.结果养心氏片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胸......

    作者:李秀珍;赵俊男;杨田田;鲁卫星 刊期: 2017- 02

  • Nec 1对冈田酸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Nec1对冈田酸(OA)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通过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CalceinAM染色观察Nec1对OA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Nec1(100μmol/L)抑制OA引起的细胞活力的降低,使其增加19%(P......

    作者:李艳丽;王增仙;武敏霞 刊期: 2014- 04

  • 黄连素对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及与辛伐他汀的对照比较

    目的观察黄连素(盐酸小檗碱)对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并与辛伐他汀(舒降之)进行对照比较.方法选择566例血脂异常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3例,试验组服用黄连素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服用24个月.分别观察0、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的变化.黄连素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变化情况,肝肾功能、血糖(GLV)、尿酸(VA)等......

    作者:王昭琴;王喜平;刘曙光 刊期: 2013- 07

  • 加味不忘散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不忘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以此探讨加味不忘散对AD的治疗作用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加味不忘散低剂量组、AD加味不忘散高剂量组.模型组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致衰老基础上,定向注射鹅膏蕈氨酸(IBO)损毁双侧基底前脑Meynert核,建立AD大鼠模型.加味不忘散低剂量组、高剂......

    作者:王海龙;上官丽娟;侯苗苗;李新毅 刊期: 2018- 24

  • 基因芯片在心血管疾病与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的出现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芯片在诊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从整体和组织水平,不断向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为发现疾病易感基因,深入探讨疾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现代化平台.中医以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步显现出中医药的优势.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为弘扬中医特色......

    作者:杜丽;周苏宁 刊期: 2012- 05

  • 慢性心衰中医症状计分量表的研制与测评

    改善症状是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之一,中医药存在一定优势,但目前尚缺乏量化标准.本研究采用通用的量表研制方法,在课题组前期成果《自制症状计分表》基础上,采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由36个条目组成的正式量表,并对正式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及反应度的测评,结果提示《慢性心衰中医症状计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可以作为评价慢性心衰症状改善的疗效评价工具.......

    作者:万洁;林谦;苏敬泽;谭宏;李品慧 刊期: 2015-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