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王新陆运用甘枣五参汤加减治验举隅

    王新陆教授从医三十余载,长期从事内科杂病诊治工作,经验丰富,疗效颇显.现将恩师王新陆教授运用甘枣五参汤(甘松、炒枣仁、红参、党参、丹参、元参、苦参)加减治疗心悸的验案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郭春莉;付强 刊期: 2007- 07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及他汀类治疗ACS的机制.方法分别测定50例ACS病人及30名正常对照者(NC组)的血清IL-6,hs-CRP水平;并将ACS组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辛伐他汀组每晚加服辛伐他汀20mg,常规组服安慰剂,随访3周,再次测定血清IL-6及hs-CRP水平;分......

    作者:杨光辉;罗玉梅;郭继红;刘启明;万新红 刊期: 2007- 07

  •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介入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应用冠心病病人特定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自测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病人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介入组与药物组比较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4个大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叶芬;石理 刊期: 2007- 07

  • 针刺头、手、足各三穴为主治疗中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头、手、足各三穴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5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普通取穴组)76例,观察两组的上田敏偏瘫十二级法评分情况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上田敏偏瘫十二级法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4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74%(P<0.05).结论针刺头、手、足各三穴,能改善......

    作者:许广喜;刘银波 刊期: 2007- 07

  • 20例非颅内病变昏迷病人误诊分析

    目的总结非颅内病变引起昏迷的常见病因,以提高对昏迷病人的快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例非颅内病变所致昏迷的病例资料.结果20例病人首诊医师均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经相关医院的进一步检查而确定诊断分别为低血糖昏迷10例,一氧化碳中毒5例,药物中毒2例,心源性脑病2例,血液病1例.结论非颅内病变所致昏迷与脑卒中引起的昏迷由于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诊遇有不明原因的昏迷病人应拓宽思路,详......

    作者:张芳 刊期: 2007- 07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06年3月的心律失常病人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盐酸心律平)每次100mg,每日3次,共观察4周,每周测1次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7.59%(P<0.05......

    作者:加银吉 刊期: 2007- 07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形成与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病人采用股动脉穿刺或桡动脉穿刺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应用ELISA法测病人血清IL-8及MMP-9的水平.结果随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与评分的升高,病人血清IL-8及MMP-9浓度也相应升高,且IL-8浓度增高的程度与MMP-9浓度的增高程度......

    作者:牛瑞超;谢晓云;杨天伦 刊期: 2007- 07

  • 18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心肺脑复苏临床分析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危急的征象,心跳呼吸骤停后的心肺脑复苏是危重病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心肺脑复苏(CPR)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原发病、开始复苏时间、各种复苏措施是否及时、正确等.......

    作者:范青香;李忠平;李霞;耿敏;王晋 刊期: 2007- 07

  • 17例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方法对17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3个月至7年的随访.结果17例患儿痊愈9例,恢复迁延4例,死亡2例,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应用激素可改变预后.......

    作者:刘文丽 刊期: 2007- 07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方法对健康人群和VBI病人各150例行TCD检测,并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管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两组VP,EDV,Vm,PI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D是诊断VBI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孙晋华;李兵 刊期: 2007-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