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降纤酶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国产降纤酶后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入选59例病人,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检测两组病人用药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全血低切黏度为9.55mpas±1.74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05mpa·s±0.81mpa·s、血浆黏度为1.79mpa·s±0.07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2.09±0.22、红细胞变形指数......
作者:崔建国;解龙昌;魏利华 刊期: 2007- 07
-
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压、血糖、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UA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试验组以解毒通络合剂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ECG)、中医症状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疗效(有效率92%)、ECG疗效(有效率64%)、中医症状总疗效(......
作者:魏陵博;戎冬梅;彭敏;王鹂 刊期: 2007- 07
-
血栓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Holter缺血总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86%(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24h......
作者:季忠军;刘南萍;牟方波 刊期: 2007- 07
-
晋北地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血清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晋北地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血清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①对住院治疗的296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进行性别、发病年龄、县域分布的回顾性分析;②采用多通道智能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晋北地区部分区县人群血清元素Cu,Zn,Fe,Ca,Mg,Se抽样调查;③将87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人与90名健康人血清Cu,Zn,Fe,Ca,Mg,S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晋北地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存在明显区......
作者:邢福泰;曹化东;刘世方;侯泽;张丽;侯恒 刊期: 2007- 07
-
三七总苷对阿司匹林抵抗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七总苷对阿司匹林抵抗(AR)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318例,根据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用三七总苷,每日3粒,加阿司匹林100mg/d;三七总苷组用三七总苷,每日3粒,疗程均为1个月.检查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318例病人中64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占20.1%.联合治疗组与三七总苷组服......
作者:李彬;毛静远;王强;张运;张其梅;郑颖 刊期: 2007- 07
-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糖尿病病人血浆ET-1,ICAM-1,TNF-α和P-选择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血浆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研究疏血通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2周为1......
作者:王树国;张艳玲 刊期: 2007- 07
-
温阳通脉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温阳通脉颗粒对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阳通脉颗粒,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观察记录53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的变化指标,采用TCD监测以了解治疗前后颅内血流供应及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医证候的面色苍白或黧黑、便溏泄泻、脉沉细弱的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中医......
作者:张波;鲍远程;陈怀珍;杨文明;王晓旸;王艳昕;汪瀚;童建兵;汪美霞;洪星;杨雄杰;方媛媛 刊期: 2007- 07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将74例急诊PCI病人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慢血流-无再流组,分析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与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两组入院时血糖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急诊PCI术前0级血流、严重心力衰竭、从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作者:李瑜林;杨丽峰;薛伟珍;姜兆秀;陈小平;毛朝旭;马登峰;冯慧芳 刊期: 2007- 07
-
177例脑梗死病人螺旋CT脑血管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结果与临床多种因素、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7例脑梗死病人的CTA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颅内主要血管的病变分布情况、病变血管数量分布情况,以及颅内血管病变与头颅CT平扫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并发症、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出现动脉闭塞多,分别占闭塞血管总数的38%和2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三大并发症中两个以上者3支以上血管病变百分比高于......
作者:司维;刘红梅;宁侠;洪霞;鲁嵒;吴小明;毛丽君;李涛 刊期: 2007- 07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对照组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4周.病人接受观察前进行常规化验检查,检测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指标.疗程结束时对上述指标再进行检查,并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每搏量和心排......
作者:欧宁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
- 1 异氟醚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 1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分析
- 3 胸痹心痛的临床证型与部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 4 脑脊液置换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纤溶活性的影响
- 5 268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 6 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116例临床观察
- 7 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sICAM-1、MDA变化的临床研究
- 8 糖尿病并脑梗死大鼠模型的建立体会
- 9 晕复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临床研究
- 10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11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 12 不同剂量凯西莱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 13 自拟更健汤合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 14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 15 难治性高血压病人合并OSAHS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16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17 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
- 18 清宣扶正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2例
- 19 老年女性高血压之衰老病因与病理机制
- 20 依达拉奉合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