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1991年12月-2003年12月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与同期未采用该治疗的5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缓解病人头痛的剧烈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治疗前认......
作者:虞炳庆;黄明章 刊期: 2004- 10
-
中风并发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风与头痛的关系以及头痛的中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中风相关头痛的发生率、特征、易患因素及中药治疗中风相关头痛的疗效.结果年龄、性别、偏头痛史与中风引起头痛有关(RR1.68,95%CI1.08~1.23,P=0.02),且椎-基底动脉区中风较易出现相关头痛(P<0.01);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叉神经和颈神经共同参与头痛的发生机制,中药治疗中风......
作者:全亚萍;孟红旗 刊期: 2004- 10
-
中药抗凝1号胶囊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抗凝1号胶囊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符合服用抗凝1号胶囊的病人分为3组,抗凝1号胶囊组、渐停肠溶阿司匹林组和抗凝1号胶囊与肠溶阿司匹林合用组,应用抗凝1号胶囊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脂、血凝系列、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用药前后的血常规(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血凝系列(PT、INR、APT......
作者:刘建东;贺福田;张广增;郭金玲;史俊玲;付美艳 刊期: 2004- 10
-
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障碍,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冠心病中常见的一个类型.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或突发心前区剧痛,向左上肢内侧放射,伴面色苍白、气促、汗多,心电图ST段抬高或明显下降,T波倒置或高尖,或出现异常Q波等.自2002年以来,临床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弓晓霞 刊期: 2004- 10
-
45例血管迷走性晕厥病人倾斜试验临床分析
目的对血管迷走神经(VS)病人的直立倾斜试验(HUT)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4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和40例健康人对照,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HUT)和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激发倾斜试验,观察血压、心率.结果BHUT组阳性率为13.3%,HUT加硝酸甘油含服组阳性率为51.1%,总阳性率64.4%,对照组阳性率为2.5%,晕厥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U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有......
作者:王士芳;郭宏怡;刘肆仁;刘枫 刊期: 2004- 10
-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无支架生物主动脉瓣功能特点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估无支架生物主动脉瓣功能特点,指导临床术后心功能恢复用药,观察其远期效果.方法随机对无支架生物主动脉及有支架生物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病人各8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支架组和有支架组病人术前TTE各项指标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各项指标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TE显示无支架生物主动脉瓣较有支架生物主动脉瓣更具符合人体半月瓣及血流动力学.......
作者:高健;许匀 刊期: 2004- 10
-
SPECT脑灌注显像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脑出血急性期脑灌注特点,为寻求新的治疗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5例脑出血后3d~5d的病人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并对发病初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发病后28d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脑血流量(rCBF)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出血量越大,rCBF下降越明显;出血早期部分病人双侧大脑半球血流量均显著降低;SPECT评分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直线相关(r=0.85,P<......
作者:牛争平;聂永慧;侯玉立;李险峰 刊期: 2004- 10
-
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急诊科、内科就诊的病人,均符合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标准,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憋闷疼痛,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胸闷疼痛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出现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根据病人体征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测定,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入选病例72例,随机分为......
作者:赵龙现;张弛 刊期: 2004- 10
-
急性脑梗死病人白介素-6的动态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免疫学的关系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1-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炎症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采用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病人的IL-6的方法,来了解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王红清;赵鸿平 刊期: 2004- 10
-
黄芪对肺源性心脏病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120例确诊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化痰和纠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5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ET-1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伟;陈奎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史大卓教授治疗介入后冠心病遣方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
- 2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结节性硬化症的关系分析
- 3 脑脉Ⅱ号对大鼠急性脑缺血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 4 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急性肺栓塞合并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例体会
- 5 大鼠心肌细胞急性分离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
- 6 史载祥教授经方治疗介入后心绞痛经验
- 7 早期脑利钠肽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
- 8 岩下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 9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观察
- 10 祛风药与活血药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1 玉夏稳压胶囊治疗痰湿证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 12 112例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 13 雷米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 14 GM-1治疗液化石油气中毒的疗效分析
- 15 名老中医经验现代传承模式展望
- 16 金钗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17 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
- 18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的临床研究
- 19 缺血性中风病证本质的客观化研究与探讨
- 20 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