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我科1999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且符合下列条件: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48h以内,年龄≤70岁,首次发病或过去曾发病但未留下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头颅CT或MRI扫描排除颅内出血:①明确为心源性脑梗死;②近半年有手术史,活动性出血及出血倾向者;③近期应用抗纤溶剂、抗凝剂及血小板抑制剂者......
作者:周少华;贺勇 刊期: 2004- 09
-
78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预后相关因素,从而寻找有效防治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入院时的意识水平与血肿体积是颅脑出血死亡的两个重要因素.结论预防和早期正规治疗高血压病是防治脑出血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小转;杨元元;陈宗胜 刊期: 2004- 09
-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90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135例住院病人.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脑CT确诊.入选病例按文献[2]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52岁~75岁,平均62.1岁;病程1d~15d;伴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57例,高黏血症73例.对照组45例,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50岁~74岁,平均61.......
作者:陈维英;苏玉山 刊期: 2004- 09
-
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痉挛230例
在经颅多普勒(TCD)的临床应用中,发现脑血管痉挛病人与慢性胆囊疾病关系密切,表现为肝胆湿热型,采用针刺加中药对照观察治疗病人350例,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义;付鹏;马文杰;李淑芹;王雪瑞;于海东;付玉 刊期: 2004- 09
-
辛伐他汀与脂脉康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89例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有效药物,贝特类是临床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首选药物,而对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显著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辛伐他汀与脂脉康联合治疗4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立军;孙桂芳 刊期: 2004- 09
-
活血通脉片对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对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活血通脉片组(30例,常规西药加活血通脉片)与单纯西药治疗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ET......
作者:丁家望;朱良英;李松;李稳慧;杨俊;席祖洋;张朝晖 刊期: 2004- 09
-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对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对脑梗死后1个月病人,随机服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及肠溶阿司匹林或单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日各2片,共2个月,每月随诊1次,以巴氏指数(BI)、长谷川量表(HD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102例终完成2个月随访,其中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加肠溶阿司匹林组53例,肠溶阿司匹林组49例.巴氏指数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
作者:王志海;尹小健;林常青 刊期: 2004- 09
-
桑仙降压颗粒对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测桑仙降压颗粒对高血压病人动脉血压的影响,并通过对内皮功能的监测探讨降压机制.方法将高血压病人分层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牛黄降压丸对照组40例,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测病人血压变化、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桑仙降压颗粒能显著降低24h平均血压(包括日夜间均值)、血压负荷、减缓血压的波动性,尤其在改善收缩压各参数值方面明显优于牛黄降压丸;同时桑仙降压......
作者:张蕴慧 刊期: 2004- 09
-
血脂康对心绞痛心肌缺血总负荷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人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高血脂者加服血脂康0.6g,早晚各1次,2个月后血脂恢复正常者减半量再维持2个月.血脂正常者给予血脂康0.3g,早晚各1次,维持4个月.对照组除不加用血脂康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疗程4个月.比较治......
作者:吴庆昌;周丽 刊期: 2004- 09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即单纯西医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经辨证分型以参附针、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剌五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2%,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张立;唐茂清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临床观察
- 2 卒中首发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比较研究
- 3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4 银杏内酯B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c-fos、Caspase-3和Caspase-8的影响
- 5 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
- 6 中药降低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0例临床观察
- 8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龄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9 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与SOD活性的影响
- 10 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病人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 11 2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分析
-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 13 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单证候动态演变与预后关系研究
- 14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 15 溶血磷脂酸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供血不全发作的关系探讨
- 16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 17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 18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 19 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 20 左心室假动脉瘤的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