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前列环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环素E1脂微球制剂(Lipo-PGE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Lipo-PGE110μ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每天1次,共15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天1次,共15d.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全面观察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作者:游龙武;梁玉宏;韩漫夫;陶唯宜 刊期: 2005- 03
-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脑脊液sICAM-1与sIL-6R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不同时间脑脊液(CS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0例(对照组)和1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CSF中sICAM-1、sIL-6R、IL-6含量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后第1天CSFsICAM-1、sIL-6R、IL-6含量升高......
作者:李介华;徐国祥;冯建容 刊期: 2005- 03
-
生脉注射液联用环磷酸腺苷对老年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心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环磷酸腺苷与生脉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心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34例60岁以上患各种病因所致窦性心动过缓住院病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应用环磷酸腺苷及生脉注射液,而对照组66例应用三磷酸腺苷,每天1次,静脉输注,连续两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及24h动态心电图(DCG)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变:两......
作者:汪顺银;熊华峰;张耿新;简勋;李勇;洪佳伟 刊期: 2005-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1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冠通Ⅰ号加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心冠通Ⅰ号加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17例,并与常规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24例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症状、静息心电图的改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76.47%,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9.41%;对照组心绞痛缓解和心电......
作者:张云松;朱晓林 刊期: 2005- 03
-
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血瘀证相关蛋白的研究
目的用蛋白质组技术观察冠心病血瘀证病人与正常人血浆中的蛋白质变化,以期发现诊断冠心病血瘀证的标志物和揭示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方法采集正常健康者、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的血浆,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冠心病血瘀证与正常人血浆中的蛋白变化.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有3个蛋白质下调和6个蛋白质上调,胶内酶切提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其中冠心病血瘀证病人......
作者:吴红金;马增春;高月;王升启 刊期: 2005- 03
-
益肾舒心丸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益肾舒心丸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益肾舒心丸组(实验组)40例和西药硫氮(艹卓)酮组(对照组)30例.心功能、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采用组间对比的方法,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V、AV、AV/EV、AC、DC、EAT+EDT、1/3FF)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益肾舒心丸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功能(P<0.05)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P<0.......
作者:许杰 刊期: 2005- 03
-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细胞的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中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等的改变,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自动计数仪对KD患儿的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参数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贫血患儿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高,为小细胞不均一贫血,符合缺铁性贫血表现.KD患儿血小板普遍较高,尤其病程早期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提示血小板增高在血管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对KD患儿......
作者:芦爱萍;李小嫱;龙月香;方小燕 刊期: 2005- 03
-
体外反搏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配合活血、化痰、开窍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将200例AIS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150)和对照组(n=50),采用尼莫地平方法,对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6-酮-前列环素F1α(TXB2/6-Keto-PGF1α)和自由基的变化,阐明其可能治疗机制.......
作者:李荣;吴伟;刘煜德;洪永敦;黄衍寿;陈宏珪;黄汉超 刊期: 2005- 03
-
高脂血症血脂和凝血因子与脏腑及气血津液证型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血脂和凝血因子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302例高脂血症病人按脏腑及气血津液辨证分为7个证型,检测病人血清TC、TG、LDL-C、HDL-C和血浆PT、APTT,并将其检测结果在证型之间相互比较.结果7个证型TC、TG、LDL-C和HDLC均值变化是3个实证(肝阳上亢、痰浊中阻和气滞血瘀)>2个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和脾虚湿阻)>2个虚证(气血亏虚和肝肾亏虚),TC和TG均值......
作者:唐荣德;罗治华;蒋三员;李应时;杨劲松;郭爱群;刘社炎 刊期: 2005- 03
-
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疏血通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输注,治疗15d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57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4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
作者:王建;饶磊;周勇;陈勇强;廖鸥飞;莫海亮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70例
- 2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病人脑血流指标及微循环状态的变化研究
- 3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7例
- 4 补肾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miRNA-217/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 6 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7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60例临床分析
- 8 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分析
- 9 通心贴抑制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
- 10 稳心颗粒对于心肌缺血性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 11 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 12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与B型利钠肽的关系
- 13 自拟降浊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30例临床观察
-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级与临床证候分析
-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新生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意义
- 16 心可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房颤52例临床观察
- 17 丙种球蛋白联合亚低温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sVCAM-1、MBP、PCT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 18 磷酸化IKK在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中的表达研究
- 19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早期PCI对碎裂QRS波、NT proBNP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 20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