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7期文章
  • 2型糖尿病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尿清蛋白及血浆内皮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病人经颅多普勒改变与尿微量清蛋白(UAlb)及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健康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Ⅰ组),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DM病人50例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Ⅱ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Ⅲ组)、临床清蛋白尿组(Ⅳ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收缩......

    作者:邓国宝;刘江华;刘媛莉;朱海清;张玉群;陈泉坤 刊期: 2005- 07

  • 阿托伐他汀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口服,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每日服1次,连用8周;比较两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耗减量、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结果阿托伐他汀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耗减量,增加运动至出现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

    作者:林晓云;肖立中;江志平 刊期: 2005- 07

  •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的调脂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病人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50例冠心病伴血脂增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B组给予氟伐他汀80mg/d,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均有一定疗效;服药4周、8周后,B组降低TC、LDL-C的疗效比A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彭杰;郑扬;林渊液;陈镇奇;黄振伟;黄斌 刊期: 2005- 07

  • 丹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心肌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病人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28例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检测接诊后0h、8h、1d、3d、7d及10d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cTnI水平在接诊后1d、7d及10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

    作者:孙安琼;杨新平;李卓成;陈剑雄;罗蓉 刊期: 2005- 07

  • 慢性房颤病人二尖瓣环的DTI运动特点分析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对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定量分析,探讨DTI评价慢性房颤病人的收缩、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将115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排除心脏疾患的正常人21名,B组为不伴左室肥厚的房颤病人51例,C组为伴有左室肥厚的房颤病人43例,3组病人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DTI检查,检测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心肌组织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结果①A组有舒张早期和舒张......

    作者:朱文晖;汪文娟;彭伟莲;张梦玺;何正国 刊期: 2005- 07

  • 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脑安胶囊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49%,愈显率为51.3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9.19%,愈显率为54.05%;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证候计分、Barthel指数、病残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通塞脉片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确有较好疗效,使用安全.......

    作者:韩景献;韩力 刊期: 2005- 07

  • 巨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左内关(左穴组)、右内关(右穴组)和双内关(双穴组)组,每组各20例,针刺后观察3组病人左心功能各项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

    作者:刘光亭 刊期: 2005- 07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18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脑梗死组103例、短暂性脑缺血组86例,并选择95例查体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LPA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LPA为(3.10±1.42)μmol/L,短暂性脑缺血组为(3.04±1.29)μ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5±0.14)μmol/L;其......

    作者:姚长青;唐新辉;董秀玲 刊期: 2005- 07

  • 急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及其发生可能有关的因素,探讨SIRS在判断急性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且以目前外科、危重病领域公认的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断标准为依据,了解急性脑出血后SIRS和MO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问题.结果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为52%;出血量≤30mL、出血破入......

    作者:谢高强;刘家令;高聪 刊期: 2005- 07

  • 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干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脉介入干预(PCI)后的冠脉及微血管再灌注的变化.方法5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GW组)和未使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NGW组),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梗死相关动脉,通过冠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支架成功植入冠脉病变区后的QCA、TIMI分级和TMP分级.结果心率和平均血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CI术后48hGW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NG......

    作者:戚龙;张德来;王浩中;王杨春 刊期: 200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