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1资料病人,男,71岁,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伴有头晕、乏力,并出冷汗.自服胃必治,症状未有好转,并反复发作,于2005年11月25日入住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房,症见: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反酸、冷汗、头晕、乏力并心慌,大小便正常.体温36.5℃,脉搏95/min,呼吸16/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
作者:田昕 刊期: 2006- 12
-
维甲酸和癌灵1号治疗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例报道
1资料病人,男,56岁,主因间断性咽痛、头痛3月,痰中带血,牙龈出血4d,于1999年5月6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精神差,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黄染,面部双下肢皮肤散在大小不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曹丽萍 刊期: 2006- 12
-
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又名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内膜剥离.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36%~72%的人在发病后48h内死亡,62%~91%的病人死于发病后1周,90%3个月内死亡.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治疗方法是切除病变扩张段主动脉,置换人造血管既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由于其创伤大,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等缺点使临床开展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的经股动脉带膜支......
作者:张玉平;王翼凤;安琴;徐正云;平凌云;牛永红;郭建星;程小军;曹荣辉 刊期: 2006- 12
-
主动脉夹层10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分离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根据发病生存长短,本病可分为急性型或慢性型,此病是一种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降低病人病死率的关键.现将1999年-2005年山西省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主动脉瘤病人10例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维峰 刊期: 2006- 12
-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近年来,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是对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引起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即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认识,已成为基础及中西医临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1].单纯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室充盈异常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肺循环瘀血的临床综合征[2].可发生于冠心病(CHD)、高血压性心脏病及部分心肌病中.目前已知由其所致的心衰约占全部心衰的20%~3......
作者:许杰 刊期: 2006- 12
-
脑卒中药物的保护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系多途径综合作用所致.治疗目的是防止脑梗死形成或缩小梗死面积,恢复脑供血,促进梗死灶周边血液循环.治疗的药物很多,至目前,本文从脑保护作用的角度总结新文献,对几种具有脑保护作用的药加以综述.......
作者:李建波;齐桂兰 刊期: 2006- 12
-
缺血性中风与黏附分子ICAM-1及CD62p相关性研究概述
缺血性中风是危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致死率与病残率都很高,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制、发病途径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对缺血性中风与一些理化检验指标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试图通过研究发现相对特异的表达指标,进一步研究这些指标表达的实验室与临床意义,从而应用各种治疗手段(包括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干预、影响指标的表达达到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目的.下面就目前研究较多的缺血性中......
作者:祝美珍;罗丽洁;李志刚 刊期: 2006- 12
-
近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它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及锥体束征.ALS发病率约为每年2/10万~4/10万,病人多于发病后(1~5)年死亡.ALS呈世界性分布,95%为散发性ALS(SALS),5%为家族遗传性ALS(FALS)[1].ALS的病因......
作者:杨万章;盛佑祥;张敏;梁豪文 刊期: 2006- 12
-
纤溶系统与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形成是发达国家首要死因,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包括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有关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脂质丰富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处急性血栓形成是稳定的或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向急性梗死(MI)、缺血性卒中(IS)或周围动脉栓塞转化的促发事件[1].......
作者:李建林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2 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 3 自发性小脑出血22例误诊分析
- 4 155例老年病人颈内动脉颅内段TCD检查分析
- 5 补肾中药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功能的研究进展
- 6 256层极速螺旋C T对33例脑梗死病人头颈部CTA检查效果分析
- 7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 8 太极拳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1)
- 9 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
- 10 心力衰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低T3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1 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及BNP、6 min步行距离的影响
- 1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46例
- 13 血红蛋白量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4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 15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 16 疏血通注射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 17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对照观察
- 18 解郁颗粒治疗永久性房颤伴抑郁状态病人的临床观察
- 19 血清VEGF在急性脑梗死病人脑微出血中的预测作用
- 20 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