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心脏起搏器研究进展
1起搏器形状的进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按心脏起搏时放置的位置可分为体内及体外两种.大面积集成电路和其他超小元件的应用,使体内起搏器逐渐向小、轻、薄、寿命长、可靠性强的方向发展.目前体内起搏器质量不到30g,体外起搏器也逐渐被研究,从1975年起,Willian等就开始研制,1978年制造了第一台体外起搏器.体外起搏器的形状和大小像一包香烟,放靠在病人的胸壁处.......
作者:芦婷;李学文 刊期: 2007- 11
-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应用研究进展
红花是一味传统的活血祛瘀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花,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供药用早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红花为一类活血化瘀的代表药,常用于冠心病、脑血栓等多种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作者:祝美珍;胡国恒;肖健 刊期: 2007- 11
-
中药酸枣仁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酸枣仁(semenziziphispinosae,SZS)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的干燥种子,功能宁心安神、益阴敛汗,为镇静安神的传统药物之一.现代医学对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毒副反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能有效发挥镇静催眠、保护心肌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以及加强学习记忆能力等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
作者:陆晖;陆艳玲 刊期: 2007- 11
-
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中风的康复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针灸医学与康复医学因在适应证上有相同的疾病谱,治疗的切入时机也相同,在治疗方法和学科理论上更有极强的互补性[1].近年来,两者的结合疗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中风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就有关问题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刘锋;俞昌德 刊期: 2007- 11
-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心脏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限于治疗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贫血,研究已经证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通过对缺氧的凋节、抗氧化、增强细胞抗凋亡能力、促进血管生成、抗炎等多种作用机制参与心肌保护.EPO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敏;孙仁华 刊期: 2007- 11
-
三七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1脑出血研究现状脑血管病是第1位的致残原因和第2位的致死原因[1].在我国,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其中,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的发病率为每年60/10万~80/10万,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期脑血管病中高的[2].......
作者:陈晓锋;巩文娟 刊期: 2007- 11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新生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意义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levatio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STAM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NST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
作者:周洁;刘勤社 刊期: 2007- 11
-
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机制
随着介入治疗学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经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成为冠心病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术后的再狭窄(restenosis,RS)严重影响了PCI疗效.......
作者:龚正;程胜军 刊期: 2007- 11
-
Angioseal动脉闭合器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闭合器Angioseal止血的安全性及Angioseal闭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分为两组,甲组32例应用Angioseal闭合器;乙组36例应用手压止血作为对照组.观察止血、操作、下肢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甲组止血时间为48s±31s,绝对制动时间为3.0h±0.7h,相对制动时间2.8h±0.8h,1例......
作者:姚丙南;何倩;吉越英;韩世琴;赵建祥 刊期: 2007- 11
-
益气活血方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病人临床及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于术后常规西药不作任何调整的基础上,加用杨积武导师潜心研制的益气活血方,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1个月,并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的发作情况、心电图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经益气活血方治疗后30例病人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0%,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为83.3%,......
作者:陈巍;杨积武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探讨
- 2 无症状脑梗死45例临床及MRI分析
- 3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研究进展
- 4 2型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100β蛋白的表达
- 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 6 痰瘀阻窍证高脂血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动态变化
- 7 维生素干预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 8 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 9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脉搏波速度的关系
- 10 中医药对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体积异常的研究现状
- 11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12 血管生物学标志物与生存质量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13 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分析
- 14 颈动脉斑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5 心脑舒通治疗高血压病78例临床疗效观察
- 16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疗效观察
-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化白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
- 18 眩晕宁片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 19 降压舒心胶囊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 20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