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无症状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病人、40例脑梗死(CI)病人、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CRP(8.86mg/L±0.86mg/L、16.32mg/L±1.88mg/L)及TNF-α(1.92ng/mL±0.73ng/......

    作者:李林文;王峰;胡屹伟 刊期: 2008- 01

  • 地塞米松联合清肝通络散治疗膝状神经节综合征45例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清肝通络散治疗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行患侧茎乳孔封闭.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通络散,10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

    作者:商善刚 刊期: 2008- 01

  • 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尿激酶组91例和纤溶酶组74例.结果尿激酶组静脉完全通畅率和部分通畅率分别是27.5%、46.2%,纤溶酶组分别为17.6%、6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酶组未出现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两组凝血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和尿激酶常规剂量经静脉一次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

    作者:阳军;柯琦;索质君;贾蓉 刊期: 2008- 01

  • 黄芪赤风汤合活络胶囊配合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6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黄芪赤风汤和活络胶囊及卡马西平0.1g治疗,每日3次;对照组54例,采用西药卡马西平0.1g治疗,每日3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异常改善及伴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癫痫发作控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9.2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电图异常改......

    作者:刘红霞;殷春萍 刊期: 2008- 01

  • 血小板活化与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病变,其继发的神经功能损害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如脑水肿、炎症的参与、凝血酶、神经细胞的凋亡等.现对血小板活化与脑出血做一综述如下.......

    作者:王冬梅;吴成翰 刊期: 2008- 01

  • 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概况

    冠心病心绞痛证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早在中就有心痛的记载.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传统医学对本病的治疗行之有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更加深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孙志欣 刊期: 2008- 01

  •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在肾脏疾病基础上产生的高血压即为肾性高血压,并且肾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10%,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的高血压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药物所致肾损害、肾盂肾炎、多囊肾等[2].肾性高血压按解剖可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通常指的是肾实质性高血压.......

    作者:万强;靳兰芳;史伟 刊期: 2008- 01

  • 中枢白细胞介素10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脏疾患的终归宿,它使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心力衰竭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调控机制,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下丘脑室旁核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参与了心力衰竭进程[1,2].心力衰竭时体内促炎性细胞因子(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的水平升高,可通过氧化应激、一氧化氮途径等使心肌收缩力......

    作者:雷敬辉;杨志明;康玉明 刊期: 2008- 01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现状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明显特异性,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本病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占成人中风的1%~2%,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使用,其发现率也在增加.该病多见于20岁~35岁女性[1],常见于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其次为海绵......

    作者:石俊华 刊期: 2008- 01

  • 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的中医药干预研究现状

    热休克蛋白(HSP)是机体在遭受各种应激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与缺血性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患关系密切.其中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是HSP中主要和保守的一类,也是在脑缺血性损伤中重要和研究广泛的一种.......

    作者:王运满;李长生;杨晓妮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