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发现的粥样斑块情况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007年我院77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组)、83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颈动脉内径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孔玉;韩伯军;高志强 刊期: 2008- 03
-
脑心通胶囊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干预分析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甲钴胺对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方法将210例2型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
作者:聂瑞景;段丽君;郭建军 刊期: 2008- 03
-
脂欣康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脂欣康胶囊改善认知功能的疗效,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为观察对象,给予脂欣康胶囊和/或维生素E治疗,采用神经心理检测量表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采集病人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脂检测.结果脂欣康组病人认知功能与血脂明显改善,而维生素E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脂欣康能够改善MCI病人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黏度有关.......
作者:杨秀丽;张文高;唐明;孟宪忠;马晓维;高丽丽 刊期: 2008- 03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50例只用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3.3%,优于对照组的34.0%(P......
作者:秦培森;刘克英;王迪;黄晓日 刊期: 2008- 03
-
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血管新生与血管内皮祖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关系极其密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胚胎期,由血管母细胞通过原位分化增殖形成初步的血管网络结构,即血管形成;另一种是在已有血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内皮细胞的迁移、增生,后以芽生的方式扩展出更多的血管网,称为血管生成.先前认为成体后的血管新生以血管生成方式出现,但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受损或闭塞的血管周围也存在着血管形成[1].......
作者:吴立娅;高冬 刊期: 2008- 03
-
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研究表明,男性CHD死亡率为女性的两倍,且男性CHD出现比女性约早1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猝死约早20年[1].而男性CHD的危险因素又错综复杂.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对男性CHD危险因素加以综述,以期为开展男性CHD的综合防治提供广阔的思路.......
作者:王家璞;吕吉元 刊期: 2008- 03
-
中医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不仅是血流和血管壁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高度活化的、功能异常活跃的内分泌、旁分泌及代谢器官,多种理化因素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成为血管性疾病产生的关键环节[1],中医药具有明显的保护VEC的作用,现将近年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曲政军;李运伦 刊期: 2008- 03
-
中医辨证分型选用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
抗高血压药是指能够降低血压用于高血压病治疗的药物,常用的主要有6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目前抗高血压药的选用主要是按照国际及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根据病人靶器官损害时所表现的并发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来实现个体化用药方案的,但是如果病人没有并发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药物的选择空间较大,难以取舍,......
作者:何劲松;潘铨;刘钧超;张景宇;苏丹 刊期: 2008- 03
-
活血化瘀法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心血管病领域中提出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这一新的病理生理学概念,并充分肯定了改善内皮功能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直是传统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发现血瘀证与血管内皮损伤关系密切,并利用活血化瘀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EC)的内环境及其分泌功能,逆转内皮功能,已取得较大进展,有着良好的前景.......
作者:李眺;周永红;李权;陈利国 刊期: 2008- 03
-
脑源性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各种免疫细胞在受到各种生理和病理刺激后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的分泌不仅见于免疫细胞,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分泌.细胞因子从性质上可分类为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其中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家族的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炎细胞因子有白介素-4(IL-4)、白介......
作者:高莉晶;康玉明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 2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 3 心衰病人中心静脉压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磁共振成像评估与临床因素的关系
- 5 丹酚酸B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6 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7 二氮嗪预处理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 8 丁邦晗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眩晕的经验
- 9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高血糖病人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影响
-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钾及血清镁检测对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分析
- 11 冠心病诊疗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中医中焦脾胃调理与西医肠道菌群失调
- 12 牛磺酸对不同年龄组大鼠肺动脉反应性的影响
- 13 补气类中药对大鼠胃溃疡EGFR、bFGFR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侧支循环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病人脑血流储备的影响
- 15 中西药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70例临床观察
- 16 3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 18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 19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观察
- 20 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