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在保证脑梗死基本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舒血宁注射液组(试验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5d采用NIHSS神经功能检查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定舒血宁注射液及安慰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结果用药前两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陈俊红;张颖;衣晶;徐霞;付伟 刊期: 2008- 09
-
通心络胶囊联用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常规剂量阿司匹林联用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入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与常规剂量阿司匹林联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比较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8.74%,对照组为18.81%,治疗组比对照组低10.07%(P<0.05).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低3.01%,出血......
作者:廖伟光;谢治惟;陈仕章 刊期: 2008- 09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2000年Donoghue等[1]发现的与ACE相关的一羧肽酶,但其生物学特性与ACE截然相反,ACE2的发现使传统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更加复杂,但也为临床治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丽晓;彭宇竹;郭锡熔 刊期: 2008- 09
-
脂联素和抵抗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自1994年瘦素(1eptin,LEP)的发现以及对脂肪细胞因子研究的深入,众多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肪源性肿瘤坏死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和内脏脂肪素等的发现,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抵抗素水平高于正常,脂联素、抵抗素可能通过多方面因素影响......
作者:倪媛元;郑峰 刊期: 2008- 09
-
黄芪应用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均含有活性较强的三萜皂甙、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1],三萜皂甙是植物多糖的一种,从黄芪中提取的三萜皂甙被称为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
作者:王一平;贺琴;谭华炳 刊期: 2008- 09
-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新动向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十余年来有关AF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策略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有关AF发生机制及治疗的一些新动向综述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8- 09
-
中药干预细胞外基质降解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及其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引起缺血性心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如何稳定斑愉成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7larma-trix,ECM)在AS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王怡斐;张文高;张玲 刊期: 2008- 09
-
调控小胶质细胞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
帕金森病(PD)这一中枢黑质变性疾病,小胶质细胞对其发病和病情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已逐渐得到认识,虽然左旋多巴及其复方制剂的发现,但也只能补充已经减少的多巴胺(DA)水平,却不能抑制多巴胺能神经的继续坏死,甚至还认为具有神经毒性,为此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来实现对多巴胺能神经的保护,以求减缓病程进展对帕金森病人的威胁.......
作者:王恰如;沈海平 刊期: 2008- 09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它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有时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的任何部位,仅有20%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1].SHS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它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诱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或中枢神经损伤,包括急性脑血管病和脊髓......
作者:王雨燕;王显达;麻虹;尚艳杰;王东升;徐曼 刊期: 2008- 09
-
内皮素与心脑血管疾病
内皮素(endothelin,ET)早在1988年由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1]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分离和纯化而得到,故被称为猪内皮素(porcineendothelin).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与猪内皮素的结构完全一致,遂又将其称之为猪或人内皮素[2].ET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调节体内有关活性物质释放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特性[3].ET作为一种......
作者:马林伟;屈百鸣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 2 黄芪与三七有效成分配伍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TIMP-1表达的影响
- 3 脉立妥对小鼠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4 膏方干预冠心病的理论探讨
-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西洛他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 6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其血浆和脑脊液中NO及SOD的含量及意义
- 7 黄芪、三七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反应蛋白的影响
- 8 针灸结合康欣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 9 丙戊酸颗粒与拉莫三嗪片联合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 10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56例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从细胞介导免疫探讨养阴清心口服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及临床研究
- 12 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 13 性激素替代疗法的失败与绝经后妇女的心血管病预防
- 14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5 pH值改变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静息张力的影响及机制
-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 17 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 19 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ng-2的影响
- 20 复方丹参滴丸对应急作训战士心率变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