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GDF15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调控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的转移[1].近来研究发现,GDF15还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保护因子,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叶庆虎;张恒 刊期: 2010- 01
-
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因其创伤性小、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介入治疗虽能解决局部血管的狭窄问题,但不能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琪琳;杜金行 刊期: 2010- 01
-
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动脉硬化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和Monckeberg's硬化两种形式,前者主要在内膜层,形成斑块;后者则累及动脉壁全层,引起管壁僵硬度增加,弹性降低.传统观点认为动脉内膜下的粥样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注意力都集中在管腔病变.而新的国内外研究发现,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管壁病变才是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
作者:何海艳;徐浩 刊期: 2010- 01
-
心血管神经症诊治进展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中的一种.大多发生在中青年,20岁~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神经症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社会竞争的紧张、激烈,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作者:黄贤胜;宫春明;赵红莲;赵立华;李春华;丁振江;王虹;李俊玫 刊期: 2010- 01
-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中风和冠心病重要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AS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
作者:贾连群;杨关林 刊期: 2010- 01
-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过模拟VD动物模型并予中药干预,观察各项实验指标的变化,是探讨中药治疗VD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方法.现将近三年来中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进展分类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仙;肖红玲;王霞;于文涛 刊期: 2010- 01
-
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抗血栓药研究进展
颈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应用于临床已近二十余年,该技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支架内血栓形成使动脉血管内支架术后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因此,抗血栓治疗一直是血管内支架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
作者:任丁;吴云虎;黄龙坚 刊期: 2010- 01
-
参芎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血液流变学、脑含水量的影响
目的复制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参芎嗪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注射液组、参芎嗪注射液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结果参芎嗪注射液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脑含水量及脑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韩辉;吴丽敏;杨文明;汪美霞;董婷;汪瀚;韩明向 刊期: 2010- 01
-
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对颅脑创伤后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室给予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对颅脑创伤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创伤组(TBI组,42只)、CGRP8-37组(42只).TBI组、CGRP8-37组大鼠分别作自由落体创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PCR技术,动态观察对照、创伤和CGRP8-37组大鼠0.5h,2h,6h,12h,24h,48h,72h后CGRP的变化规律.结果①免疫组化......
作者:贾志亮;刘跃亭;段虎斌 刊期: 2010- 01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海马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海马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PD模型组(B组)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PD组(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多克隆抗体mGluR5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大鼠海马有丰富的mGluR5表达;PD模型组中大鼠海马mGluR5表达明显下降;在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D-AP-5+PD组中,......
作者:骞健;张巧俊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NgR的表达形式
- 2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时效及量效关系探讨
- 3 中药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机制研究
- 4 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6例
- 5 防芪地黄汤配合西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病52例临床观察
- 6 颈心综合征研究进展
- 7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肾损害防治中的运用思路
- 8 颈动脉灌注复方脑复康液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 9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中的应用价值
- 10 中风病痰证与血清MMP-9的关系探讨
- 11 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 12 解毒通络汤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代谢综合征病人HbA1c、hs-CRP、BNP、NE的影响
- 13 BiPAP呼吸机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右心力衰竭
- 14 速效救心丸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 15 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 16 高永祥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 17 儿茶酚胺介导抗焦虑抑郁药物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作用
- 18 负性生活事件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 19 17例小儿脑积水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预后分析
- 20 68例脑分水岭梗死磁共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