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RT3DE评价延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AMI住院患者56例,根据是否行延迟PCI治疗,将患者分为PCI治疗组(30例)和药物治疗组(26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RT3DE检查,对采集的三维超声图像进行脱机处理,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作者:孙媛;李保;王敬萍;李天亮 刊期: 2010- 02
-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组(A组,40例)及非他汀药物干预组(B组,40例).并设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组,40例).A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
作者:江秀龙;张旭;雷惠新;林宁;张现峰 刊期: 2010- 02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并与18名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清IL-18、IL-1、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作者:吴兴利;裴翔;李德印;李金珉;杨丁友;高玉玲;朱梅;陈琪;王士雯 刊期: 2010- 02
-
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西医心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
作者:顾宁;黄燕;汪静;邵中兴;张莉 刊期: 2010- 02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后壁厚度(LVP)、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R明显减慢,LVP、IVS厚度明显......
作者:刘清娥;许莲芳 刊期: 2010- 02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血清肌酶学改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作期血清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观察其血清肌酶改变与血钾降低程度的关系.结果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作期患者血清肌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
作者:姚向荣;吕云利;杨暴;廖军;贾存玮 刊期: 2010- 02
-
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倍他乐克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5.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和倍他乐克联用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而且副反应少,可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严士荣;郭维军 刊期: 2010- 02
-
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患者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药物支架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等证型.按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实证中除痰浊外,气滞证在介入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世林;程伟;王鹏 刊期: 2010- 02
-
血浆B型利钠肽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及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现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56例(A组),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AECG)、BNP测定,按结果分为SMI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体检时发现ST段改变50例(B组),但无任何症状的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在运动前后分别测BNP,按结果分为SMI组和非S......
作者:李妙男;张宁汝 刊期: 2010- 02
-
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降低hs-CRP水平方......
作者:李景君;王蕊;徐京育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刘玉洁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伴抑郁状态40例临床观察
- 2 心肾阳气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 3 HELLP综合征并发脑疝死亡1例
- 4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 5 加味芎藭汤含药血清对ICAM-1、VCAM-1和PS含量的影响
- 6 PWV、ABI、IMT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7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脑出血后肢体功能和MAP-2及GAP-43表达水平的影响
- 8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血管内皮影响的研究进展
- 9 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
- 10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的综合疗效观察
- 11 NF κB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
- 12 缺血中风急性期应用阴阳辨证的证候分级回归分析
- 13 血管内超声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 14 血痹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探讨
- 1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17例分析
- 16 急性脑梗死病人白介素-6的动态观察
- 17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影响
- 18 糖维胶囊对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防治作用分析
- 19 出血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 20 荷丹片对中老年高脂血症降脂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