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全身给予LPD液预处理对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模型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给予低钾低分子右旋糖酐液(LPD)后,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0头幼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油酸诱导)和处理组(LPD预处理),每组5头.麻醉后呼吸机辅助呼吸.0.1mL/kg的油酸滴入幼猪肺内诱导急性肺损伤.处理组在给予油酸前30min自外周静脉滴注12.5mL/kgLPD液,对照组则滴注相同剂量的乳酸林格液.肺损伤后4h处死动物.结果所有猪均......
作者:凌锋;刘爱军;刘迎龙;王栋;朱耀斌 刊期: 2011- 06
-
5-HT1A受体对癫痫伴发抑郁的影响及神经保护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伴发抑郁的模型试验,评价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疗效.方法建立癫痫伴发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及卡马西加低、高剂量8-OH-DPAT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通过尼氏染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抗癫痫的疗效,通过强迫游泳,开放视野的行为学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5-HT1A受体表达量来评......
作者:陶琳;孙美珍;杨萍;崔晋静 刊期: 2011- 06
-
前列地尔对缺血大鼠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PGE1)对缺血大鼠CGRP的影响,阐明其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PGE1低、中、高剂量组.PGE1腹腔注射3d,大鼠MCAO模型24h后取血,并断头取脑.检测各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数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GE1干预后CGRP较单纯缺血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PGE1对脑缺血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张宇红;田步先;李楠 刊期: 2011- 06
-
大鼠预缺氧模型的制备
目的制备简单易行的大鼠预缺氧模型,并观察其对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缺氧组在固定体积的容器中缓慢输入混合气体,调节氧气和氮气的流入速度,使测氧仪监测到的O2浓度始终保持在12%,然后放入大鼠,每天4h;对照组大鼠在相同容器中通入空气,每天4h.7d后进行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脑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
作者:董爱云;郭军红;纪利利 刊期: 2011- 06
-
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中西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脑缺血后6h、24h、48h、72h进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造模连续给药4d后,取脑组织,计算脑系数,干湿重法观察脑组织含水量,腹主动脉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阻......
作者:刘宗涛;沙地克·沙吾提;李继彬;刘远新 刊期: 2011- 06
-
去皮层状态下两侧肢体肌痉挛程度的比较
目的探寻去皮层状态下肢体肌张力增高、关节畸形的缓解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20例脑外伤致去皮层状态的病人,比较两侧肢体肌张力升高和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以CT显示的脑损伤情况进行核实.结果13例肌张力高,关节畸形明显的肢体对应损伤比较轻的大脑半球.7例肌张力高、关节畸形明显的肢体对应损伤重的一侧大脑半球.结论脑深部结构的损伤可能会缓解去皮层状态下的肌痉挛,使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作者:王乃英;张璟义 刊期: 2011- 06
-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眼外肌受累常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现将我科1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赵海娟;牛争平 刊期: 2011- 06
-
颈部血管彩超对前循环脑梗死的评价
目的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记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回声,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比较,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斑块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是脑梗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且易出现于双侧......
作者:张清兰 刊期: 2011- 06
-
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输注,每日两次,疗程为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夜间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300mL~500mL,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治疗过程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展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
作者:杨林爱;史志刚 刊期: 2011- 06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6例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L)的有效方法.方法取26例PAL患者和30例高血压(EH)患者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AI)测定患者卧位和立位醛固酮(ALD)、立位肾素(RN)和卧位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并计算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分析其在诊断PAL中的价值.结果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相近,但PAL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值明显高于EH组(P16pg/m......
作者:曹润林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生存因素分析
- 2 珠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 3 桃红四物汤加赤芍治疗早中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8例疗效评估
- 4 浦家祚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经验
- 5 胜利油田社区居民血脂异常调查分析
- 6 穿心莲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 7 丹酚酸/丹参酮配伍对凝血酶诱导HUVEC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 8 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9 颅脑外伤CT改变与预后的研究
- 10 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脑钠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 12 炼钢工人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分析
- 13 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 14 急性肺栓塞血浆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5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 16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 17 中药硬膏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病人的临床研究
- 18 冠状动脉慢血流35例临床分析
- 19 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 20 复方广枣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