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房颤患者319例抗凝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抗凝疗法在房颤治疗中的效果,以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319例房颤者给予抗凝疗法(抗凝药物选取华法林),同期选取120例房颤者给予阿司匹林,32例房颤者给予基础治疗作为对照.对3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生存质量和华法林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陆家乾 刊期: 2012- 03
-
稳心颗粒治疗心动过缓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黄瑛;陈勤 刊期: 2012- 03
-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疗效
目的通过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疗效,探讨稳心颗粒在房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房颤转复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组(治疗组)与胺碘酮组(对照组).进行预防复发治疗,共观察12个月.对复发率、复发时限、左房内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房颤复发率显著降低(32.5%vs55.0%,P......
作者:张宝钧;付小刚;胡连根 刊期: 2012- 03
-
升压疗法在大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扩容治疗,提高患者平均动脉压,观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43例大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应用药物升高平均动脉血压,按升高平均动脉压幅度的不同,设立两组,A组:平均动脉压升高10%~15%;B组:平均动脉压升高15%以上.行MRA检查观察大血管狭窄状况,按狭窄责任大血管部位的不同,设立颈内动脉狭窄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组两个亚组.通过TCD检测......
作者:姜玉龙;崔翔宇;李志强;姜建东;庄爱霞;沈霞 刊期: 2012- 03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酸性磷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酸性磷脂(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组疗程均为14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的测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张洪涛 刊期: 2012- 03
-
电针双侧肢体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肢体与电针患侧肢体治疗脑梗死偏瘫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以指导临床康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电针患侧肢体组,B组为电针双侧肢体组.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及患侧肢体康复治疗,发病3d左右病情稳定不再进展后给予电针治疗.治疗前分别予以记录简式Fugl-Meyer评定值(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值(MBI)以及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
作者:尤洪岭;李常新;王刚;张桂莲 刊期: 2012- 03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高血压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高血压病中的发病率甚高,也是致残的主要疾病.常规的合理降压、抗血小板、调脂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均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祖国医学对中风理论有其独到的认识,中医药的运用也使得治疗手段更为丰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采用经多方验证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作用的多种天然药材(银杏叶、灯盏细辛、三七、丹参等)精制而成.我科对5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服用银......
作者:熊晓玲;陈胜男 刊期: 2012- 03
-
183例急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由于地域的不同、年龄的不同以及病情发展变化的不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所起的作用,比较其可能存在的差异.方法根据地域的不同分为江苏昆山组、山西太原组.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青年组、老年组.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太原市急性脑梗死病人有关危险因素中的吸烟、酗酒、三酰甘油异常人数比均高于昆山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陈旭;鲁晓华;马晓波;杨雅松 刊期: 2012- 03
-
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法舒地尔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10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60......
作者:李丽茹;黄杰 刊期: 2012- 03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7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检测两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并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对所有患者进行......
作者:李敬权 刊期: 2012- 03
动态资讯
- 1 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
- 2 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康调脂疗效观察
- 3 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 4 复发性脑出血1例报道
- 5 督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病人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 6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 7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男性冠心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
- 8 24h动态心电图结果与心肌灌注分级心肌呈色相关性研究
- 9 血清尿酸和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关系探讨
- 10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 11 中药复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心肺复苏术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治疗作用分析
- 13 资阳固本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 14 芪归健脑颗粒抑制老年痴呆大鼠海马组织iNOS表达及NO含量的影响
- 15 神经源性炎症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 17 阿托伐他汀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
- 18 3例腘血管陷迫综合征患者的超声诊断
- 19 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SHR血压及心肌、肾动脉形态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