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卒中后疲劳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目的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oSF)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收集215例PosF患者,记录患者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在调查群体中PoSF分为: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痰瘀内阻和气阴两虚4型,解释比例为62.68%.结论PosF的中医病机包括虚实两方面,其中以虚及虚实兼夹为主.变量聚类分析能够帮助PoSF中医证候的合理分型.......
作者:李成栋;陈治林;黄宁;唐胜;王国祥;沈建锋 刊期: 2013- 08
-
冠心病病人血瘀证的决策树模型研究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四诊信息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瘀证的诊断模式,探索与UA病人血瘀证相关的四诊信息的组合模式.方法对411例UA病人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获得包括症状、舌象、脉象在内的共计174项临床四诊信息.在t检验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C4.5、ADTree、CHAID及QUEST决策树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构建能够区分UA病人血瘀证的诊断模式.结果411例UA病人血瘀证比例占58.9%.......
作者:史琦;陈建新;赵慧辉;李友林;王伟 刊期: 2013- 08
-
中青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颈动脉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青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差异,探讨颈动脉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120例中青年CAS患者血浆MPO水平,同时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类型,并行头部CT或MRI检查,根据临床及检查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MPO水平,不同斑块类型扁平斑、软斑、硬斑及复合斑块的变化.结果中青年CA......
作者:胡玉英;刘泰;胡跃强;陈文福;陈薇;陈兴华 刊期: 2013- 08
-
血管内超声评价中药干预冠脉临界病变的研究概况
随着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大量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指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测定狭窄程度40%~70%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积极采用中西药物干预病变,以其能够改变斑块性质,延缓斑块进展,防止冠脉狭窄的进一步加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心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振鹏;李军;冯玲;任丽;王阶 刊期: 2013- 08
-
新九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机制初探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急性期或恢复期、后遗症期伴发的抑郁状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病率为20%~70%[1].我国的发生率为34.2%[2],处于抑郁状态的脑卒中患者对生活及治疗方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恢复及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我们临床运用新九针之磁圆梅针、梅花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其作用机制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李蕾;韦玲;甄世锐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
- 2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及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 3 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性与疗效的比较
- 4 补肾活血通腑方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认知功能以及大便相关指标的影响
- 5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 6 祛痰化瘀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踝脉搏波速的影响
- 7 丹参素和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8 中风先兆病理机制及证治特点分析
- 9 帕金森病蛋白质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10 黄芪提取物对老年痴呆大鼠NF-κB和IκB-a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 12 芪苈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 13 中风病急性期生物学指标与证候相关性研究中的问题分析
- 14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15 急诊低钾血症86例临床分析
- 16 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致进食晕厥的应用价值
- 17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18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6例病人临床特征分析
- 19 尤瑞克林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 益心解毒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