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9期文章
  • 脑梗死发病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特点及其与脑梗死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0名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及7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脂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均低于对照组(P<0.05);大梗死灶组TG、LDL-C、HDL-C异常检......

    作者:李邦松;钟祝雅 刊期: 2013- 09

  • 疏血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51例

    目的评价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予尼莫地平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量表的变化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作者:康军 刊期: 2013- 09

  • 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方法对86例急性脑卒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和86例非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对照组),在发病1周内,采用金科12导同步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记录24h(心电信号),24h快心率、慢心率,24h平均心率及24h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比较.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24hHRV时域参数包括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

    作者:刘晓洁;李川洁;方业明;齐连芬 刊期: 2013- 09

  • 青岛市中风病中医综合康复三级网络体系建立探讨

    目的探讨建立青岛地区中医综合康复三级网络体系的可行性.方法将青岛地区中医综合康复三级网络体系分为2个体系.体系1:按照医院等级建立,体系2:按中风病康复规律和康复时间建立.两种体系均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比较两种体系病例终止观察的发生率.结果体系1:纳入病例100例观察,半年纳入46例患者,三个月随访脱失11例,单纯以医院等级进行的三级康复体系构建困难,实施效果不佳.体系2:纳入病例100例,一年全......

    作者:臧运华;李淑景;唐明;戴淑青;王兆凯;张连运 刊期: 2013- 09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率(PAG)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对照组56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开始当日及疗程结......

    作者:龙雅丽;陈魁;胡风云 刊期: 2013- 09

  •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中风后焦虑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九味镇心颗粒对中风后焦虑(PSAD)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PS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口服九味镇心颗粒,对照组口服黛力新.基础治疗相同,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疏导及支持.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结果HAMD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肖展翅;刘秋梅;李钢;倪小红;刘美霞 刊期: 2013- 09

  • 脑卒中高危人群重点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重点知识知晓情况,探讨脑卒中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开展方式等.方法随机选取218名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比较女性知晓状况优于男性;各年龄组比较50岁人群知晓状况优,40岁人群差;按学历分组比较初中以下组知晓率较差;职业分类中农民组和服务员组知晓率较差.结论脑卒中知晓率的提高、工作重点和难点在于男性......

    作者:张晓蕾 刊期: 2013- 09

  • 腔隙性脑梗死中医理论及其野芭蕉治疗研究进展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死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腔隙病灶上界为20mm更能反映腔隙的实际大小情况,认为超过此限者为巨大腔隙,临床少见.高血压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合并高血压者达90%[1].LI是脑梗死一种较常见的类型,约占脑梗死的20%左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完全不同,......

    作者:韦彤雁;李近都 刊期: 2013- 09

  • AKT信号通路与干细胞增殖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Kinase)也被称为蛋白激酶B(PKB),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信号蛋白.AKT是PI3-K信号通路的直接下游效应分子.以AKT为中心的PI3-K/AKT信号通路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被胰岛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激活后参与介导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效应.随着再生医学飞速发展,干细胞领域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的磷......

    作者:王碧涵;杨万章 刊期: 2013- 09

  • 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病理环节同时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抗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等.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及整体调节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应用前景.......

    作者:秦合伟;刘萍 刊期: 2013-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