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源性机制研究进展
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源性机制研究是解释高血压发生机制的重要假说。本研究主要对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介绍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方法;综述基因、体液以及代谢等因素对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产生的影响;阐述与交感神经系统有关的新疗法,探讨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徐中山 刊期: 2015- 13
-
冠状动脉钙化国内近两年研究分析
冠状动脉钙化(CAC)为冠心病的早期征象之一,冠状动脉钙化量化与CT钙化积分扫描(alcificationscore,CS)是一种可靠的无创筛查[1]。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是目前定性、定量研究CAC的佳无创方式,并成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的参考标准之一。国内外对CAC的研究颇多,但对国内研究的总结性文章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国内学者近......
作者:郑园园;楚坤义;张辉;杨素君 刊期: 2015- 13
-
SIRT1在NMDA诱导的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在NMDA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给予NMDA(100μmol/L,2h)建立兴奋性神经毒模型;应用Caspase3活性分析和AnnexinV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IRT1激活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拮抗NMDA引起的细胞凋亡,而SIRT......
作者:卫美辰;杨小荣 刊期: 2015- 13
-
γ谷氨酰转肽酶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作用
目的:研究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GGT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58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对其确诊冠心病的(464例)及非冠心病(120例)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并将其分为低分组(Gensini积分......
作者:杜玥;雷红 刊期: 2015- 13
-
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实效性评价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派齐片(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接诊的PSD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原发病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理申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16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montrealcog......
作者:叶海霞;王圆圆;汤俊芬;陈杰 刊期: 2015- 13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状况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状况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采用E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DF15水平,以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MRS量表评分为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
作者:韦冰心;卢昌均;鹿俊磊;赵世亮;王少洲;徐榛 刊期: 2015- 13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心理疗法加氟西汀口服),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和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作者:汪晓晖 刊期: 2015- 13
-
小续命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小续命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价,并对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降低趋势,......
作者:周叶;陆征宇;赵虹 刊期: 2015- 13
-
双黄益智汤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黄益智汤方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脑源性神营养因子水平(BDNF)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双黄益智汤,对照组口服茴拉西坦和尼莫地平,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浆BDNF水平后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作者:赵玉广;赵欣廷;王海龙;乔钦增 刊期: 2015- 13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122例心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和盐酸阿米替林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姚晓东 刊期: 2015- 13
动态资讯
- 1 松龄血脉康联合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 2 高危体检人群中冠脉病变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的临床观察
- 3 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 4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 5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 6 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 7 OSAHS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 8 络泰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18例
- 9 高龄老人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分析
- 10 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 11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
- 12 成对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及鉴别
- 13 心脉舒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郁病的临床疗效及对HRV的影响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疗效观察
- 15 56例桥脑梗死临床分析
- 16 替罗非班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 17 基于代谢组学高血压病“证”的本质研究
- 18 心先安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
- 19 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 20 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