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五行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理论探讨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1]。卒中后由于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PSD主要为卒中后以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下降、思维行动迟滞、语言动作减少、睡眠障碍、神疲乏力或同时伴有心烦气躁、易发脾气,甚至绝望和自杀等特征,为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严重妨碍了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目前,在治疗原发病......
作者:梁妮;黄丽燕;黄树武;曹亚平;刘泰 刊期: 2015- 17
-
心脏干细胞活化相关分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在许多干细胞中都发挥积极作用,心脏干细胞(cardiacstemcels,CSCs)作为研究比较多的对心肌缺血性疾病有重要治疗作用的细胞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发现CSCs活化对于治疗的意义非常明确,而IGF/HGF是激发其活化态的重要分子,并且二者......
作者:邱光昊;张正斌;翟蒙恩;程亮;刘洋;孙云蕊;宋思敏;梁宏亮;刘金成 刊期: 2015- 17
-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些成果对临床实践及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进展,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
作者:郝子娟;马华 刊期: 2015- 17
-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瘀血阻络是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够从不同方面改善高血糖、高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的损害,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损害进程。miRNA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的靶点。miRNA在DM心血管并发症中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介导的DM心血管并发症的......
作者:王明星;张军 刊期: 2015- 17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征订启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陈可冀院士任名誉总编,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国家级期刊,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作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 17
-
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大量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体外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方法利用改良的组织贴块法进行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结果改良的组织贴块法成功培养出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3d~5d可见细胞爬出,7d~9d即可传代。镜下见细胞以长梭形为主,呈典型“峰谷”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作者:敖锋;张自力;宋健 刊期: 2015- 17
-
七叶皂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10min的方法建立CI/R大鼠模型,并进行12h再灌注,试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叶皂苷钠高、中、低剂量组(10mg/kg、20mg/kg、40mg/kg),术前3d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术后1h给药1次。再灌注12h后,ELISA法检测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
作者:张雪梅;骞秀芳 刊期: 2015- 17
-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2VO组、2VO+rhEPO组、2VO+rhEPO+AG490(JAK2抑制剂)组、2VO+AG490组,每组6只。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3d后,各组分别腹腔给予AG490(5mg/kg)或等剂量的......
作者:杨清洁;郭军红 刊期: 2015- 17
-
调肝理脾法治疗腔隙性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腔隙性脑卒中后疲劳的有效性。方法纳入50例腔隙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患者在卒中二级预防基础上予调肝理脾之中药逍遥散加味内服,对照组25例患者单纯行卒中二级预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明红;杨爱明;艾清龙;胡璘媛 刊期: 2015- 17
-
从脾胃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脾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活血组(40例)及调脾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活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调脾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脾通络颗粒,疗程为28d。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及FIB水平的变化。结果调脾组临床疗效(92.5%)优于对照组和活血组(92......
作者:曹守沛;顾宁;宋耀鸿 刊期: 2015- 17
动态资讯
- 1 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
- 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3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VEGF、MAP水平的影响
- 4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 5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在改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病人心功能中的作用
- 6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
- 7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 8 单用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 9 瑶医神火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 10 中医分期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11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和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 12 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5例临床观察
- 14 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评价
- 15 四妙勇安汤提取物抑制巨噬细胞NF-κB活化和MMP-9分泌的初步研究
- 16 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 17 酸甘苦合化治疗颤证1例体会
- 18 散偏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32例
- 19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20 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