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临床应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的哲学理论
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即再灌注是临床上挽救缺血心肌的有效措施,但再灌注会引起严重的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的坏死与心肌功能障碍,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内源性保护手段。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触发因子释放,经多条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介导,作用于多种效应器,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环节而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心肌缺血......
作者:刘俊;赵燕凌;陈敏 刊期: 2015- 03
-
益肾平肝方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理论探讨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为主,尤以肝肾阴虚为主。益肾平肝方是刘龙民教授,博采众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所拟的验方。本方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为法,在临床实践中屡获佳效,现代科学研究亦证明益肾平肝方能从多种机制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
作者:罗国东;于洋;葛华迅;张振永;刘龙民 刊期: 2015- 03
-
冠状动脉微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及中西医防治思路探讨
冠状动脉微血管是冠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肌血供中起着重要作用。冠状动脉微血管痉挛(MCAS)是大多数缺血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常促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并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已经日益引起临床重视。目前,临床上对MCAS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现试从MCAS的诱发原因、发病机制、评估方法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李晓 刊期: 2015- 03
-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及鉴定
目的:培养、鉴定SD大鼠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并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出的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生长,镜下可见培养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状生长,高倍镜下可见胞质内大量棕色、与细胞长轴平行的纤维细丝,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结论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SD大鼠腹主动脉平......
作者:谭元生;唐文利;王顺民;张稳 刊期: 2015- 03
-
单纯高血糖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糖尿病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单纯高血糖是否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研究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1个月模型组(DM1组)、3个月模型组(DM3组)、5个月模型组(DM5组),均定期测定血糖、体重、血脂等。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抽血化验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糖......
作者:唐英;吴晓牧;胡凡;柴文;胡国柱;吴梨华;张昆南 刊期: 2015- 03
-
1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1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统计,证候分型运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可归纳为痰浊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以双侧病变较为多见(P肝肾阴虚证组>痰浊证组,血瘀证发病随年龄增高而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合并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动脉硬化时,血瘀证的患病率高;合并高脂血......
作者:王秋风;王洋;刘坤;潘立敏;徐贵成 刊期: 2015- 03
-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窗口,运用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病理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疗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从中医对CAS病因病机的认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提取物治疗CAS等几方面对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作者:生书萌;霍清萍 刊期: 2015- 03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届全国心律失常与心电学新进展研讨会通知
......
作者:[1]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循环杂志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营卫失调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2 Meige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分析研究进展
- 3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4 附子对谷氨酸钠致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 5 脑梗死后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 6 太极拳预防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7 糖尿病足的中药治疗
- 8 人参保心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 9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临床治疗决策
- 10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冠脉病变的效果分析
- 11 白芍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探讨及中医证型分析
- 13 舒络通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 14 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15 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观察
- 17 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 18 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及IL-6、Cys-C、 Hcy的影响
- 19 急性脑部病变对心脏的影响
- 20 CT冠状动脉钙化年龄差异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