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3月—2013年12月ACS患者38例,分离培养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阿托伐他汀低浓度组和阿托伐他汀高浓度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收集培养细胞上清液及巨噬细胞,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巨噬......

    作者:郭敏;闫蕊;史宏涛;王彩霞;郭爽;肖传实 刊期: 2015- 05

  • 益心舒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YXSC)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3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YXSC,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84%(P>0.05);两组均有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作用(P......

    作者:马芹;柳景华;朱华刚;陈欣;刑倩倩;王丹丹;王美嘉;刘睿茜;陈华 刊期: 2015- 05

  • 进展性脑梗死外周血炎症免疫因子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8例进展性脑梗死、9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测定。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IL6、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异常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

    作者:孙志华;贺婕;黄淮 刊期: 2015- 05

  • 1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型及其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特征。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患者180例,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五组: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痰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比较各组多导睡眠监测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低SaO2的值。结果证型分布由多至少排列依次为痰热内扰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

    作者:张予;胡元会;左立镇;刘娇媚;张安晶;吴婧;魏艺 刊期: 2015- 05

  • 平肝健脾方结合络活喜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肝健脾方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青年高血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均口服络活喜(5mg,1次/日),治疗组加用平肝健脾方煎剂(1剂/日)。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并于半年后随访血压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作者:周一心;韩振翔;许文杰 刊期: 2015- 05

  •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肺动脉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d、1月、3月、6月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呈显著正相关。①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

    作者:唐峰;杨天和;刘晓桥;杨龙;杨永耀;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5- 05

  •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建议

    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高血压患病率还在继续升高,高血压的防治任务艰巨[1]。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有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高血压的中医病名、概念、内涵、诊断、辨证、中西医结合点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中医血脉理论入手,对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内涵、诊断及治疗思路进行新的探讨,形成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系统方案,便于诠释高血压的中医病变实质,......

    作者:王清海;陶军;陈利国;李荣;靳利利;李典鸿;苏慧 刊期: 2015- 05

  • 介入心脏病学中西医结合大有可为

    自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引入中国内地以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霍勇教授报告:2015年中国内地冠心病介入治疗达到500946例,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当前,介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尚有一些与PCI手术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无复流与慢血流、缺血再灌注损伤、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围术期心肌损伤、术......

    作者:刘红旭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