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作者:杨德富;吴明华;陆海芬;王永生;曹理璞 刊期: 2015- 06
-
后循环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急性后循环卒中患者分为院内感染组和无院内感染组,收集患者既往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改良的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分以及侵袭性操作、制酸药物使用。结果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院内感染64例(32.32%),单变量分析显示,院内感染组与年龄、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GCS评分、MMASA评......
作者:王会斌;马洪颖;谭双;刘春芹;李永秋 刊期: 2015- 06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95例,并在入院24h内检测血尿酸水平,高血尿酸诊断标准:男性>416μmmol/L、女性>357μmmol/L。发病14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评价短期预后的指标,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入选的5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尿酸166例,血尿酸异常34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
作者:刘瑞芳;骆艳伟;高峰;齐海英;安学良;王志东;王博 刊期: 2015- 06
-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134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60例),再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13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轻度狭窄75例、中度狭窄30例、重度狭窄29例,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水平。结果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
作者:蔺素英 刊期: 2015- 06
-
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6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HT组与非HT组之间的差异,筛选与HT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T及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6例溶栓患者中有22例继发HT(18.99%),其中16例为......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 06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进展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coronaryar-terydissection,SCAD)是指冠状动脉内膜未经人为干预,自发地发生撕裂,或内膜下血肿形成,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又称原发性冠状动脉内膜撕裂,可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2],若诊治不及时,48h内死亡率高达50%,美国心脏协会(AHA)2006......
作者:郭海平 刊期: 2015- 06
-
高血压发病相关miRNAs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miRNA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激反应,血管内皮的功能紊乱,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等。对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开发新型高血压的靶向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本文将着重对高血压相关miRNAs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宁冰冰;陈瑜;张腾 刊期: 2015- 06
-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与痴呆、卒中等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发现和处理血管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
作者:张庆玲;王荔 刊期: 2015- 06
-
中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防治冠心病的新途径,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缺血诱导了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为诱导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中药以其多靶点的作用方式对缺血心肌的调节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并有了较多的研究,本文从中药单体及复方对心肌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作一个概述。......
作者:郑望;毛美娇;邓兵 刊期: 2015- 06
-
Micro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是一个具有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全球性疾病。冠心病(CHD)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冠心病冠脉管腔狭窄到严重程度后,心肌氧需量(myocardialoxygendemand,MVO)与供氧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心肌细胞因缺氧导致不可逆性的损伤导致心肌梗死发生[1,2]。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并由此可引发心脏疤痕形成和左......
作者:杨洋;甘宇;周建业;杨新卫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2 利心Ⅰ号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血浆AngⅡ及TNF-α的影响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35例
- 4 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 5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SHR血压及心肌、肾动脉形态学的影响
- 6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右冠状动脉的初步探讨
- 7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睡眠质量调查及对策
- 8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 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凋亡的研究
- 10 五苓散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 11 BMSC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后上清液对MCI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12 八珍汤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42例
- 13 急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肌红蛋白、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 14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临床观察
- 15 异丙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16 组分配伍四逆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影响
- 17 双益平对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治疗的初步研究
- 18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 19 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20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冠心病疗效及HR、MAP、RPP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