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亚型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28例皮层型及30例皮层下型)。结果皮层型颅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9例(32.1%),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19例(67.9%);皮层下型颅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病人23例(76.7%),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7例(23.3%)。皮层型与皮层下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黄伟;孟庆伟 刊期: 2016- 02
-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的病人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人病情稳定3d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所有病人均每天复查头颅CT,监测凝血系列及血小板。并经CT机自带软件测量血肿大小变化。同时观察可能出现......
作者:陈尚军;王海燕;左毅;千超;韦鹏方;李宝明;惠军;王辉;谢国强;张彬;吴东飞;马京库 刊期: 2016- 02
-
CAVI及ABI与脑梗死发生、进展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肱血压比(ABI)与急性脑梗死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15例住院病人,根据颅脑磁共振检查及脑梗死是否进展情况,分为对照组(4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NSIP)组(45例)、进展性脑梗死(SIP)组(30例),各组病人入院当天均进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脉压踝肱血压比(ABI),分析CAVI及ABI与脑梗死发生、进展关系。结果SIP组、NSIP组CAVI......
作者:张军文;张春瑞;李军;穆媛媛;奚娜;李爱玲 刊期: 2016- 02
-
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山市沙坪街道六大社区已确诊的12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和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依从性、复发率、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管理组病人的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依从性、......
作者:胡海铭;黄瑞瑜;李颖芳;李杰明;武为民 刊期: 2016- 02
-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脑梗死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mL/10mg)6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比......
作者:姚玉凤 刊期: 2016- 02
-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焦点。本文主要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基础及证型分布规律出发,进一步总结了血管性痴呆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影像学、血脂的关系。......
作者:靳林静;范云龙;于文涛 刊期: 2016- 02
-
3D ASL在急性脑梗死模型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各种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进而造成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软化坏死,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急性脑血管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是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位原因;针对脑梗死机制方面的研究需要有科学的研究手段、完善的检测方法以及能反映脑梗死机制的动物研究模型。动脉自旋标......
作者:黄海涛;林敏;钱琦 刊期: 2016- 02
-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搜索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数据库近5年的文献资料,对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DS)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方药单独应用、活血化瘀方药配合西药、活血化瘀方药配合心理治疗、活血化瘀方药配合针刺治疗PSD,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不良反应。为PSD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思路。......
作者:陆银艳;刘泰 刊期: 2016- 02
-
基于代谢组学高血压病“证”的本质研究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患病率逐渐上升。“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一定(当前)阶段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所作的概括。代谢组学通过代谢物的变化实时表达外源性扰动带来的功能变化,其整体性及动态的功能性与中医证候对病理状态的表达理念相吻合,可应用于分析中医证候的内源性代谢产物,阐明高血压病“证”的本质。本文综述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比较研究,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陈玲珊;陈金水 刊期: 2016- 02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EH)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可损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进而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脏及肾脏衰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并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EH合并各种形式的代谢紊乱越来越常见,据统计高血压病人中有60.7%患MS,而正常血压的人只有18.3%患MS,EH合并MS病人的心血管风险也更大。......
作者:陈曦;傅晓东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解毒通络汤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代谢综合征病人HbA1c、hs-CRP、BNP、NE的影响
- 2 西药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
- 3 脑血管病常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安全性思考及对策
- 4 代谢综合征防治的新概念和再认识
- 5 氦-氖激光联合阿昔洛韦、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 6 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7 腺苷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参与调控心脏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 8 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的进展
- 9 中医药对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研究进展
- 10 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11 大黄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 12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 14 186例高血压病病人动态血压不同昼夜节律分析
- 15 稳心散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 16 祛风药与活血药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7 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 18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研究
- 1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 阿尔茨海默病的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及中医药干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