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21期文章
  • 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大鼠海马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学和大鼠海马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测评开野、蔗糖水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发生了明显变化,海马及下丘脑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含量均下降,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柴胡疏肝散能调控其变化趋势。结论柴......

    作者:马玉峰;王嘉麟;邢佳;朱晓晨;岳广欣;王玉来;郭蓉娟;贺立娟 刊期: 2016- 21

  •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PubMed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等数据库,并同时筛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资料,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再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后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27个研究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合计2222例......

    作者:朱静;戴小华;邵正斌;王越 刊期: 2016- 21

  •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IL6、NTproBNP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白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并给予盐酸曲美他嗪。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舒通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NTproBNP、IL6变化及临......

    作者:陈亚静;陈亚青;肖暖;刘丹;曹晓华;赵红梅 刊期: 2016- 21

  • 基于超声灰阶中位值评估痰瘀同治方药稳定和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超声评估痰瘀同治方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灰阶中位值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他汀对照组(50例)和复方中药组(50例)。他汀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每日1次;中药干预予以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中药胶囊,中药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随访9个月,在治疗基线及随访9个月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径、斑块稳定性以及......

    作者:桂燕萍;杨晓敏;贺治青;丁茹;伍锋;张欣栋;梁春;吴宗贵 刊期: 2016- 21

  • 复方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素A2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稳斑汤、西医基础治疗加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

    作者:赏楠;宫丽鸿 刊期: 2016- 21

  • 加载中药干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载中药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建库起至2015年10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期刊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纳入以射血分数正常/保留的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干预措......

    作者:平伟;赵志强;侯欣颖;王贤良;侯雅竹;毛静远 刊期: 2016- 21

  • 真实世界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在老年人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疏血通注射液在老年人中的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的设计方法,从全国61家监测医院中,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住院病人,于住院用药期间进行全程监测,监测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不良事件信息等。结果共监测病例32546例,老年人14640例;老年人群中,男女比例较为接近,年龄集中在65岁~8......

    作者:姜俊杰;杨志欣;谢雁鸣;易丹辉 刊期: 2016- 21

  • 卒中后偏瘫的针灸治疗思路探讨

    在临床中,卒中后偏瘫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卒中后偏瘫方面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古代医家对卒中的病因病机认识各异,现如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思路也有很大差异。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应该注重辨证与辨位相结合,区分病因之正气虚弱与外感风邪,辨别病位之中经络、中脏腑,以便准确选用穴位及针刺方法,同时,还应选取开窍醒神作用的穴位,注重“开窍醒神针刺法”的治疗思想。......

    作者:刘艳阳;刘佩军;雷德宝;高源;翟宏宇;郑艳华;郭雅碧;王红 刊期: 201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