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片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VCIN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银杏酮酯片或安慰剂,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DAS-COG)评分、临床印象变化量表评分(CIBIC-PLUS)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
作者:姜文斐;廖伟龙;朱国琴;高鹏琳;袁奕珂;潘卫东 刊期: 2018- 10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终点事件的影响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3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随机分为A组(92例)和B组(91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首日给予氯吡格雷300mg/d,第2天~第14天改为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两组均治疗1......
作者:郭荣云 刊期: 2018- 10
-
平衡松解术联合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衡松解术联合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血管性头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口服尼莫地平缓释片,并接受平衡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第1个月即达到稳定;两组治疗后第1......
作者:袁学雅;幸伟杰;杨玉婵 刊期: 2018- 10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动脉钙化及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动脉钙化及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病科的1193例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病人分为3组.脑动脉钙化从颈内动脉海绵状部分进行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主要来源于256排脑CT血管造影对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程度的总和.结果1193例病人中颅内动脉钙化974例(81.6%),进展性颅内动脉钙化339例(28.4%),进展......
作者:李文安;刘凯;江帆;仝珊;周晓莉;侯晓晓;韩坤元 刊期: 2018- 10
-
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1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非阿司匹林组,每组74例,分别对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疗效看,阿司匹林组较非阿司匹林组联合终点事件危险下降82.2%(P<0.01),主要终点事件危险下降63.0%(P<0.05),次要终点事件危险......
作者:邓有琦;左翃;庞彦媚;龙燕玲 刊期: 2018- 10
-
心力衰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低T3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心力衰竭时常伴甲状腺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低T3综合征,而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对心力衰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低T3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中西医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赵英利;邓兵 刊期: 2018- 10
-
丁苯酞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及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逐年增加.然而,目前针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却以对症治疗为主且疗效有限.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丁苯酞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着独特的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因此,总结丁苯酞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为今后丁苯酞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何浩;杨文明;胡建鹏;王晓旸 刊期: 2018- 10
-
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乌头属植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乌头属植物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但二萜类生物碱同时又毒性强烈,乌头碱作为二萜类生物碱的代表活性成分,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总量需低于0.5%,含量过高会加大中毒的风险.乌头碱有强烈的心脏毒性,但乌头碱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不明确,深入了解乌头碱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对于开发乌头类新型制剂,临床上安全使用乌头......
作者:张舒涵;李晋奇 刊期: 2018- 10
-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体会与造模失败原因分析
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是目前制备脑梗死模型常用的方法,但目前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譬如造模技术要求高、模型死亡率高、存活率和成功率较低、术后个体差异性大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麻醉剂的选择、线栓制备选择及插入深度、手术操作4个方面对模型制备进行探讨,并从术中出血过多,术前、术后干预不足及其他可能导致造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胡华;刘杰;张燕辉;刘晶;杨元元;葛金文 刊期: 2018- 10
-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干预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并计算丹参干预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丹参对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成分的网络干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疾病分类预测和筛选丹参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丹参治疗心力衰竭的靶点-成分网络,利用韦恩图(Venndiagram)分析丹参治疗心力衰竭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靶点的共同点......
作者:曾紫凡;任莹璐;王勇;李春;王伟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炎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 2 低温及蟾酥对麻醉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 4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小鼠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方法评价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
-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 6 青年男性运动平板实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 7 活血化瘀类方抗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 8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9 葛兰心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 10 丹龙醒脑片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AchE、ATP酶活性的影响
- 11 中医药治疗改善高血压动脉功能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 12 贺氏三通法治疗抑郁症伴失眠40例疗效观察
- 13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 14 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15 清眩颗粒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 16 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血管保护效应的研究进展
- 17 腰椎穿刺导管留置术解剖及设备技术要点分析
- 18 葛根素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 19 血压控制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认知功能和定量脑电图的影响
- 20 软坚散结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