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性与疗效的比较
目的:评价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与疗效,同时比较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有关指标的改变,评价两种药的疗效.方法:88例心力衰竭病人,男58例,女30例,年龄(58.27±12.52)岁,心功能Ⅱ级~Ⅲ级,随机分成倍他乐克组与稳心颗粒组,从极少剂量开始,逐周或隔周递增,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随访20例,随访期间死亡4例,其中猝死2例,心力衰......
作者:黄友良;尹朝霞;俞群军;包忠武;俞家贤;陆胜 刊期: 2003- 11
-
活血醒神汤合微创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活血醒神汤合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中药+微创治疗)和对照组(微创治疗)共38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组另加用中药活血醒神汤保留灌肠,每次200ml,每日1次;鼻饲或口服每次80ml,每日3次,连续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2周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
作者:方之勇 刊期: 2003- 11
-
泰脂安与半量来适可联合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泰脂安与半量来适可联合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高脂血症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A组):泰脂安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加临睡前半量来适可20mg口服;对照组(B组):泰脂安用法同前,全量来适可40mg口服.共治疗12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下......
作者:沈春玲 刊期: 2003- 11
-
颈动脉灌注复方脑复康液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脑复康液行病灶侧颈动脉灌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3例观察病例随机分组,制定吞咽困难初筛、吞咽困难综合评估标准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应用复方脑复康液行病灶侧颈动脉灌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综合评分等方面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住院时间、起效时间、综合疗效判定结果及综合评......
作者:齐浩波;王佩;边红;崔洁;张淑惠 刊期: 2003- 11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AMI溶栓治疗判为临床再通者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及银杏达莫组(32例).银杏达莫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静脉输注.统计2h内心电图ST段抬高指数(∑STI)下降≥50%率与ST段完全回落率.测量溶栓前即刻及溶栓后2h、10h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银杏达莫组与对照组比较:①心电图∑STI下降≥50%率、ST段完全......
作者:邓绍林;林惠京;邹振宇;洪晓华 刊期: 2003- 11
-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治疗组),对两组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及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出血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肿体积和水肿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控制脑出血后继续出血......
作者:刘庆新;许春胜;陈金波;范卫明 刊期: 2003- 11
-
脑梗死病人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死(CI)病人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7例CI病人急性发作期以及恢复期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CI病人急性期较恢复期及对照组MPV、PDW明显升高,PLT显著下降(P<0.01).CI病人不同梗死面积组之间MPV差异显著,梗死面积越大,MPV越大.结论:MPV与CI密切相关,并且是CI......
作者:丁志祥;张乐之;凌励 刊期: 2003- 11
-
自拟化栓汤治疗脑卒中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化栓汤对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h内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1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化栓汤,每日1剂.20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分数(MD-SND)、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MD-SND均增加,治疗组积分均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血液流变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多......
作者:谢宜春;孙敏;王绪美;段凤霞 刊期: 2003- 11
-
祛痰活血方治疗痰瘀内阻型脑梗死28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方治疗痰瘀内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经确诊的痰瘀内阻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相同,治疗组口服或鼻饲祛痰活血方,对照组口服或鼻饲尼莫地平;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在愈显率、临床神经功能减少百分率、降低血浆ET水平、提高血浆NO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
作者:陈世伟;贺运河;文小敏 刊期: 2003- 11
-
TCD、CDFI对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拟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探讨二者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方法:对临床诊断VBI病人42例在发病后3d之内进行TCD、CDFI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同时与14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TCD、CDFI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主要表现为半径减小,血流速度减慢,脉动指数(PI)增高.V......
作者:何艳萍 刊期: 2003- 11
动态资讯
- 1 冠脉多支病变与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2 厄贝沙坦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脂异常研究进展
- 4 益气养阴活血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甲橹疦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抗氧化的作用
- 5 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痉挛230例
- 6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后脑组织RECK表达及其与MMP-9关系的实验研究
- 7 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 8 区域性QT间期差对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 9 忻州市脑梗死患者发病3月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1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与心肌重塑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11 IMA、P选择素和hs-CRP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研究
- 12 中药通过清道夫受体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1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NT 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14 养心氏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15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偏头痛伴抑郁、焦虑情况的调查
- 16 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术式的探讨
- 17 血脂异常的中医研究进展
- 18 主动脉夹层10例临床分析
- 19 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
- 20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