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74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2月-2004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病人144例,诊断符合下列标准:①缺血性脑卒中,颈内动脉系统首次发病或有病史但无肢体瘫痪的再发病人;②发病7d内,肌力≤Ⅳ级,年龄54岁~80岁.排除标准:①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②TIA病人;③对本品银杏叶制剂过敏者;④妊娠;⑤未完成随访评定者.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年龄54岁~70岁(......

    作者:石霞 刊期: 2005- 01

  • 非急性心肌梗死性ST段抬高研究进展

    心电图是决策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机的基石.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ST段抬高的常见原因为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早期复极以及室壁瘤.这些情况可能被误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引起不应该的溶栓治疗或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因此,要熟悉非急性心肌梗死性ST段抬高的心电图线索才有助于与真正的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作者:胡蓉;戴万亨 刊期: 2005- 01

  • 中药对血脑屏障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来中药对血脑屏障作用实验研究方面的资料,发现麝香、天麻、薄荷、石菖蒲等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川芎可以透过并对血脑屏障起保护作用,黄芪、人参合用维生素C可以保护血脑屏障;冰片可以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活血化瘀治疗和中药复方对血脑屏障也有保护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更科学地解释中医理论,为中药的更好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卢薇;黄玉芳 刊期: 2005- 01

  • 心血管易损因子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探讨

    在临床试验中,探讨高血压中医常见证型与反映心血管近期(1年内)危险的易损性标志--易损因子的相关性,进一步推测高血压病病人近期中医证型演变反映的心血管易损性状况,研究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赵彦功;符德玉;何立人 刊期: 2005- 01

  • 中药对钙超载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钙超载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心肌细胞钙超载可见于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病毒感染性心肌损伤、左室重构以及心力衰竭等.近年来发现中药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中药对钙超载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曙 刊期: 2005- 01

  • 核因子kB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

    核因子kB是调节细胞基因转录的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在转录水平上,针对于核因子kB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作一综述,认为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发掘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的中药.......

    作者:王姗姗;张文高 刊期: 2005- 01

  •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从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等方面,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方显明;黄红英 刊期: 2005- 01

  • 代谢与细胞因子对心力衰竭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多种代谢与细胞因子紊乱对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影响.发现上述诸种因子对心力衰竭中心室重塑具有促进或拮抗作用,例如血管内皮素、炎性因子、肾上腺髓质素、NO等.近年的研究还显示中医药对心力衰竭过程中代谢与细胞因子具有有利影响,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依据.同时还简介了利用某些代谢与细胞因子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定量诊断的探讨.......

    作者:高克俭 刊期: 2005- 01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回眸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以气阴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并临床实践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眼底检查与中医脉证互参进行综合辨证治疗,已成为共识.目前临床辨证分型及组方用药较灵活多变,为此统计举出近10年来使用频率前40位和各功能归类中前6位的中药,并综合归纳了基本辨证分型和组方用药,供实验研究和临床使用参考.......

    作者:王纯庠;江国荣;徐德颐 刊期: 2005- 01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下壁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所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早期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将其分为压低组、抬高组、无改变组3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下壁导联ST段压低组中71.4%为LAD非包绕型近端病变;抬高组中61.5%为LAD包绕型远端病变;无改变组中LAD包绕型近端病变和LAD非包绕型远端病变所占比例相......

    作者:高凌俊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