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SARS病人的心脏损害及其预后
目的探讨SARS对病人心脏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期和恢复期SARS病人的临床、实验室和物理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期89例住院病人均有胸闷、气促、心悸、乏力等症状,心率(92.5±18.6)/min.38例病人有至少一项心肌酶指标增高.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亡4例.51例未升高者中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恢复期76例病人中,胸痛38例,胸闷54例,气短57例,心悸51例.静息心率(6......
作者:张敏州;李健;程康林;郭力恒;曹爱琴 刊期: 2005- 01
-
DHCT与DS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DHCT)与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诊断冠状动脉(CA)病变的价值.方法对88例疑为冠心病(CAD)病人行CT平扫检查冠状动脉钙化(CAC),即用碘造影剂90mL~140mL(1.5mL/kg~3mL/kg)行DHCT,并作冠状动脉DSA(CA-DSA)检查.结果DHCT能在短时间(20s)内完成心脏的容积数据采集,MM3DR能准确显示(CA)三级分支的形态、径向等形态学改......
作者:孟志华;方先来;黄瑶群;徐新;唐良秋;陆少翎;雷淑妃 刊期: 2005- 01
-
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对急性脑出血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
2003年3月-2004年4月对中小量脑出血(ICH)病人采用早期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临床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为经头颅CT和/或MRI明确诊断为大脑半球出血的急性脑出血病人,且出血量<50mL.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2岁~80岁,平均年龄65.7岁;基底节区出血20例,额颞区出血2例,颞顶区出血2例,丘脑出血1例;出血量......
作者:裘丽红;罗志刚;韩新生 刊期: 2005- 01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的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活化的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全血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并按病情、病程进展和梗死面积分组,同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论TIA、脑梗死轻型或重型GMP-140均升高,重型组升高显著;急性期较相对稳定期、恢复期升高显著;大面积梗死组较小面积梗死和多发性梗死GMP-140升高显著.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小板活......
作者:王荔;连霞;李光来 刊期: 2005- 01
-
脂化前列环素E1治疗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脂化前列环素E1(LipoPGE1)注射液治疗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4例急性眩晕发作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LipoPGE1注射液)和对照组(维生素B6、丹参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显效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0.63%),治疗组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01%).治疗组24h内起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变化明显(......
作者:应黎 刊期: 2005- 01
-
小脑生物电对脑出血后血肿及周围水肿吸收的研究
目的研究小脑生物电治疗对脑出血后血肿及周围水肿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小脑生物电治疗组、甘露醇治疗组.通过CT检查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1d血肿及周围水肿的吸收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血肿及周围水肿均有明显的吸收,且吸收程度无明显差异;②甘露醇治疗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而小脑生物电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脑生物电治疗对急......
作者:程峥青;赵虹;汪涛 刊期: 2005- 01
-
地精子皂甙抗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地精子皂甙对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地精子皂甙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乳酸代谢、Ca2+浓度、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心肌细胞膜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乳酸大量堆积,脂质过氧化增强,Ca2+含量增高,而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与......
作者:殷惠军;罗兰;蒋跃绒;张颖;刘颖;史大卓 刊期: 2005- 01
-
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左冠状动脉结扎致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活血、益气、气血注射液及卡托普利治疗,采用TUNE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模型、假手术及给药动物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治则中药对心肌细胞凋亡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以活血药物的作用好;中药可以显著上调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和下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结论不同治则中药对......
作者:李敏;王硕仁;赵明镜;吕浠滢 刊期: 2005- 01
-
补肾法对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主动脉血管壁雌激素-β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主动脉壁雌激素-β受体(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雌兔随机分组:A组(卵巢切除)、B组(未切除卵巢)、C组(卵巢切除加补肾煎)、D组(卵巢切除加雌激素),均予高脂饮食加注射牛血清蛋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C组予补肾煎、D组予雌激素,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A组、C组血清雌二醇(E2)与B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而睾酮水平有明......
作者:傅晓东;何春燕;陈伟华;王文健;贺雪 刊期: 2005- 01
-
溶栓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溶栓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累积性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1组、中药2组,采用改良过的Pulsinelli的4VO法[1,2],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及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对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匀浆中TNF-α含量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1组、2组预......
作者:曹晓岚;任丽;臧运华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益心通络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及血清血脂、IL 8、CRP、TXA2、6 keto PGF1α的影响
- 2 自拟熄风通络组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3 双抗加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4 麝香通心滴丸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制研究
-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 6 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 7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31例
- 8 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观察
- 9 活血逐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评价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
- 10 埋线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观察
- 11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120例分析
- 12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2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 13 参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 14 黄芪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 15 老年人脑梗死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 16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的疗效及对脑梗死的预防作用
- 17 综合心理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
- 18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19 20例颈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分析
- 20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