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对运动发育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对运动发育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对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的66例患儿进行Vojta七项姿势检查.将有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全部患儿随访至出生后18个月.结果66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发现中枢性协调障碍42例(63.6%).治疗组随访至出生后18个月,发展成脑性瘫痪2例,对照组发展成脑性瘫痪8例.结论外部性脑......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5- 08
-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确切疗效.方法以中医针灸理论为指导,采用以风池穴为主穴的针刺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结果中风后遗症60例中,总有效率为91.7%.结论以风池穴为主穴的针刺方法是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作者:王格红;郝重耀;贾运滨 刊期: 2005- 08
-
酷似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10例分析
目的探讨酷似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酷似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老年人低血糖症开始均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经及时诊断、治疗,愈后良好.结论老年人低血糖症有时以酷似脑梗死为主要临床表现,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作者:王宁;王爱丽;梁丽;苏华;陈小武;刘郁 刊期: 2005- 08
-
稳心颗粒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观察128例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治疗组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用索他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QTd的影响.结果稳心颗粒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较单用索他洛尔效果显著,两组治疗后心率及QTd均有下降.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索他洛尔及单用索他洛尔对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均有降低心率及QTd......
作者:金军;王笑婷;任学荣 刊期: 2005- 08
-
硝酸甘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1,2].心力衰竭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充血,故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组30例均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诊断符合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标准.临床对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给予卧床、限盐饮食、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基础,加用静脉输注硝酸甘油,观察其临床症状、......
作者:刘维峰 刊期: 2005- 08
-
小儿脑性瘫痪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脑性瘫痪(脑瘫)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347例脑瘫患儿与30例正常健康儿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照检测.结果脑瘫患儿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较同年龄段的正常小儿显著下降(P<0.05),而脑血管阻力指数则显著增高(P<0.05).小于1岁年龄组的平均流速下降及脑血管阻力指数增高较其他年龄组更显著(P<0.05).结论脑瘫患儿存在脑血流动力学......
作者:刘振寰;钱旭光;刘冬雪 刊期: 2005- 08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P波差别的研究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与常规心电图(RECG)P波的差别,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P波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P波的差别.结果两种测量方法,P波形态、电压、间期完全相同(形态相同指两者P波方向一致;电压相同指两者P波电压差别小于0.05mV;间期相同指间期差小于0.04s)共443例(......
作者:黄宝晨;高淑梅;张钧;李民;王竹君;邢耀太 刊期: 2005- 08
-
经颅多普勒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临床诊断为VBI的病人和正常人分别进行TCD、BAEP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BI组TCD和BAE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CD检查异常率为75.6%,BAEP检查异常率67.4%,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TCD和BAEP检查有助于VBI的诊断,单独的TCD检......
作者:黄献;汪文娟;康娜 刊期: 2005- 08
-
不同类型的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CRP与TNF-α、IL-6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病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分别检测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UAP组)、5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组),50名正常者(对照组).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免疫浊度......
作者:马元辉;孙景芝;刘同宝 刊期: 2005- 08
-
代谢综合征病人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MS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凝血酶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同期检测3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结果MS组病人血清CRP、血浆FIB水平(3.74mg/L±0.85mg/L,3.91g/L±0.23g/L)......
作者:王亚蓉;吴同果;韦建瑞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反复低血糖昏迷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 2 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对ACS患者抗炎作用研究
- 3 补肾益髓法治疗肾虚髓亏型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 4 以偏侧舞蹈样为主要表现的尾状核梗死1例报道
- 5 呼吸训练仪联合音乐治疗对卒中后疲劳康复的疗效观察
- 6 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 7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及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 8 大剂量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1例临床观察
- 9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探讨
- 10 络风一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临床研究
- 11 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
- 12 脑卒中先兆证候分类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 13 阿片类药物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低钠血症对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 15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16 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 17 中西医结合“升举清阳”之法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心力衰竭
- 18 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分析
- 19 天麻素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48例疗效观察
- 20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