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D-二聚体在心房颤动病人血浆中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3例房颤病人(其中风心病22例,冠心病41例)和20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结果房颤病人与正常人相比,房颤病人血浆D-dimer浓度为(252.2~456.6)mg/L,显著高于正常人(102.6~389.8)mg/L(P......
作者:徐辉;蔡凯;李介华;夏明凯;张小勇;黄超龙;李嘉维 刊期: 2005- 08
-
动态心电图和cTnI联用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回顾动态心电图及cTnI检测,探讨动态电图及cTnI联合应用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所有病人均作ECG、Holter检查,CK-MB、cTnI、cTnT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高于ECG,cTn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高于CK-MB,Holter与cTnI联合应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高于单用动态心电图或cTnI.......
作者:陈宇清;徐曙东 刊期: 2005- 08
-
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血清肌酶学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血清肌酶学的异常改变及其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血清肌酶学的异常改变及规律.结果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肌酶学各项指标普遍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肌酸激酶(CK)升高为突出.结论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的血清肌酶学各项指标普遍升高且呈一定规律性.......
作者:谢高强;吴桂昌;高聪 刊期: 2005- 08
-
厄贝沙坦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Ibesartan)与培哚普利(Perindopril)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2例CHF病人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52):口服厄贝沙坦每天75mg,培哚普利,每日4mg;B组(n=50):口服培哚普利每日4mg.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
作者:吕昀;张富远;梅思军 刊期: 2005- 08
-
老年人Binswanger病临床特点与CT、MRI表现探讨
目的探讨Binswanger病(B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CT、MRI表现.方法对68例BD病人的表现及CT、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BD伴有高血压病史58例(85.3%),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痴呆、智能减退、假性延髓麻痹等,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以脑卒中发作就诊.该病的颅脑CT和MRI均有局灶或弥漫性改变,MRI发现病灶较CT明显增多.结论BD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MRI对BD的诊断率较高;早期控制高血......
作者:孟凡超;李世泽;孟祥 刊期: 2005- 08
-
动脉硬化症的多排CT仿真血管镜诊断
目的探讨多排CT应用仿真血管镜技术对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病人及40名正常人行多排螺旋CT扫描,将所有的CI图像进行低对比薄层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3D工作站,用软件CT仿真内镜、多平面成像、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正常血管及病变血管在CT仿真血管镜中的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对入选的35例病人和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T仿真血管镜成像,35例......
作者:朱平先;向子云;王合金;郭盛 刊期: 2005- 08
-
脑脊液中8-异前列腺素F2α对早产儿脑白质软化及神经行为异常早期评估
目的研究8-异前列腺素F2α(8-Ⅰ-PGF2α)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及神经行为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3月在新生儿ICU住院的46例早产儿,纠正胎龄为40周行NBNA评分;于生后48h使用头颅B超对早产儿颅内监测,根据脑室内出血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损伤组(Ⅰ级、Ⅱ级脑室内出血)及重度损伤组(Ⅲ级、Ⅳ级颅内出血).ELISA法分别检测3组间脑脊液中8-I-PGF2α.结果正......
作者:芦爱萍;刘杰波;张少芳;吴赣华 刊期: 2005- 08
-
心力衰竭病人血浆脑钠素、内皮素浓度改变及乌拉地尔对其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病人血浆脑钠素(BNP)及内皮素-1(ET-1)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的关系及乌拉地尔对其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48例心力衰竭病人(CHF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和ET-1浓度.然后将CHF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加用乌拉地尔组23例,3个月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CHF组血浆BNP和ET-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作者:赵卓;王守波 刊期: 2005- 08
-
复脉灵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脉灵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治疗组60例,服用复脉灵颗粒;对照组36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反映气滞血瘀的主要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胁肋胀满、纳谷少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及脉弦细涩或结代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减少,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
作者:曹静 刊期: 2005- 08
-
心脉通Ⅰ号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脉通Ⅰ号对不同类型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方法选择124例经高频超声检测确诊为AS斑块的病人,分脂质性、纤维脂质性、钙化型和溃疡型斑块4组,给予心脉通Ⅰ号治疗,观察对斑块声学密度的影响.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生化指标.结果各型斑块声学密度值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高,变化大......
作者:刘雅英;范新发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
- 2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及PCI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 3 被动固定电极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起搏2例报道
- 4 S WI在脑梗死合并微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5 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6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
- 7 中药烫熨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肢体麻木
- 8 硫氮(艹卓)酮联用卡维地洛治疗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9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 10 心脏猝死的预防救治措施
- 11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 12 复方蒌薤合剂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素的影响
- 13 3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ANP、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 15 四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 16 46例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 17 中风后吞咽困难评价量表的研究进展
- 18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 19 通心络胶囊合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的远期对照研究
- 20 颈夹脊为主温通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