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9期文章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现状探讨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起搏治疗的目的已不仅是为了患者的基本心率支持以及挽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这与置入起搏器后心肌激动顺序、心肌细胞的重构、心肌电-机械运动的同步性、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起搏部位是决定以上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佟秋艳;孙祥庆 刊期: 2009- 09

  • 炎症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是多数国家45岁以上男性第1位的死亡原因,在女性则是仅次于肿瘤的第2位死因,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期望寿命和生存质量.virchow首先提出了CHD在本质上是一种炎症的假说.......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09- 09

  •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esfoot,DF)是指因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足或下肢组织破坏与坏死[1].5%的DM患者在1年内即有周围血管病变的症状,随访12年后患病率增加到23%[2].DF病患者占DM门诊人数的2.24%,占同期糖尿病住院人数的8.57%,截肢(趾)率高达17.31%[3].......

    作者:谭华炳;雷飞飞;徐文锦 刊期: 2009- 09

  • 中药抗AS在调节炎症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第一的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AS).现代医学关于AS的病因较一致的看法是由损伤、炎症、免疫功能障碍三者相结合作用的结果[1].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干预炎性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侧重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韩凤丽;王桂敏 刊期: 2009- 09

  • 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和痴呆预防作用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和痴呆预防作用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出现使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防治取得重要进展.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来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并非单纯针对卒中的预防,而是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这包括心脏、卒中事件以及其他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关事件的全面减少[1].......

    作者:王幸 刊期: 2009- 09

  • 中风病急性期甲状腺激素变化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相关性已有较多报道.现就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意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从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脑卒中的部位、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下一步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宋社更 刊期: 2009- 09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

    在原发性高血压(EH)的治疗过程中,脉压(PP)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动脉PP、肱动脉PP,还是24h动态PP,均是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甚至大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1-3].PP对其他靶器官的损害作用也不容忽视.......

    作者:庄微;潘涛 刊期: 2009- 09

  •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它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持续性损害.......

    作者:戴淑青 刊期: 2009- 09

  • 高血压病微观辨证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其患病率高、并发症多、控制率低,一直是中西医学研究的重点.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科技手段的提高和病证结合研究的深入,高血压病微观辨证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所谓微观辨证,即是在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在较深层次上、微观认识机体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从而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

    作者:戴霞;郭伟星 刊期: 2009- 09

  • 疏血通注射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地龙提取并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主要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卒中急性期,同时对其他与瘀血阻络相关的疾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将与其相关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靳洪涛;王爱平;孙建宁;白芳 刊期: 20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