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办刊方针,点面结合,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科、神经科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中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3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312/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349
- 国内刊号:14-131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内动脉狭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常规超声沿颈动脉扫描检查,测量管径及内中膜的厚度,注意观察斑块大小、回声特点,频谱观察血流速度和方向等;肘部浅静脉注射1mL造影剂,同时注射5mL生理盐水,用造影成像软件着重观察颈动脉长轴切面,尤其是狭窄部位,同时以横切面从近到远心段顺序扫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金标准,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判......
作者:苏里亚;张征;孙长坤 刊期: 2013- 12
-
侧支循环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病人脑血流储备的影响
目的利用自体二氧化碳(CO2)吸入法实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病人的脑血流反应性(CVR),并初步评价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对脑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单侧颈内动脉或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人,共29例.所有病例均由数字减景血管造影(DSA)确诊.受试者进行TCD检查,记录CO2激发试验......
作者:宋清扬;王拥军;龚浠平;胡建科 刊期: 2013- 12
-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凝、降脂、调控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有下降,NO均有增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抑制内皮细胞损......
作者:齐丽莎;贾存伟;谢峥 刊期: 2013- 12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95例)和无糖尿病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再发TIA和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病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糖尿病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较无糖尿病患者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发病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在短暂性脑缺血......
作者:黄爱洁 刊期: 2013- 12
-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九味镇心颗粒组、艾司西酞普兰组、联合治疗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不良反应评估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治疗后2周、4周、6周,3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4周......
作者:李剑虹 刊期: 2013- 12
-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HICH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寻求更好的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HICH患者发病时性别、年龄、血压、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规律的服用降压药是发生HICH的常见诱因.HICH的预后与年龄、血压、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直接相关.结论年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与出血......
作者:王超凡;李冬华;刘洁;巩忠;甄伟兰 刊期: 2013- 12
-
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3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3.3%(P......
作者:张燮;刘文操 刊期: 2013- 12
-
高压氧联合银杏活脑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银杏活脑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S-100B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组口服银杏活脑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100B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
作者:鲁启洪;刘红艳 刊期: 2013- 12
-
阿司匹林抵抗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自20世纪70年代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可减少高危病人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但有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在长期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反生,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AR)的概念.国外研究发现,AR的发生率为8%~45%或5%~60%[1].目前,AR主要分为临床AR和生化AR两种.前者......
作者:张滕;郭利平 刊期: 2013- 12
-
室性心律失常病因及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常见,发生人群广泛,不同人群的预后不一;室性心动过速则易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要及时明确诊断和处理.西药治疗VA以胺碘酮作为首选药,但长期服用有诸多副反应,多数抗VA药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临床上在应用抗VA药......
作者:宋炜 刊期: 2013- 12
动态资讯
- 1 小内径球囊保护分支开口的临床效果观察
- 2 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 3 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 4 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相关证型辨证标准的研究
- 5 醒神开窍法针刺联合脉血康胶囊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 6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
- 7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 8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 9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0 发作性运动性舞蹈徐动症12例临床特征探讨
- 11 ACS患者不同Hcy、MAPK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
- 12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 13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律失常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 14 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 15 稳心颗粒与中药泡脚法联合治疗房颤并发下肢动脉栓塞
- 16 Lennox-Gastaut综合征儿童的脑电特征及与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的相关性
- 17 炒紫苏子水提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18 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
- 19 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血管舒张功能及内皮tPA、NO储备释放的影响
- 20 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分析